淮安检察传承倍增力量
一幢六层小楼、六千多平米的小院,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在四周数十层高楼的裹夹下,显得貌不惊人。然而,正是这个兼具“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等省级荣誉的小院,近日又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近日,记者走进淮安区检察院,探寻他们打造先进品牌的奥秘。
精神动力:在传承周总理精神中汇聚
“站在这里/我们心潮激荡/站在这里/我们豪情满腔/我们来自淮安/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在这里/我们向着一位全党楷模/深情凝望……”4月28日上午,在淮安市检察机关“向党看齐”诗歌朗诵比赛中,淮安区检察院代表队激情澎湃的朗诵赢得全场喝彩,他们所表现出的朝气和活力,令人印象深刻。
“我院有干警84人,是淮安检察系统人数最多的基层院,怎样保持队伍的蓬勃朝气,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的选择是:文化育检!”淮安区检察院检察长徐承业说。
文化育检就必须找准文化的“魂”。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家乡,淮安区检察院抓住这一独特的优势资源,以传承和弘扬“总理精神”为主线,持续开展了“学恩来精神,为检徽添彩”“学总理、做公仆、创佳绩、争一流”等系列活动,让总理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干警心灵。
淮安区检察院的领导班子率先“出招”,出台了《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十条意见》等系列文件,就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出明确部署。青年干警们亦不甘落后,自发成立“寻找恩来”社团,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慰问“五保”老人、帮助困难家庭、走访下岗职工……以这些实际行动,体会恩来精神的实质。
“只要进入这个集体,就要有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认识、一致的步调……”201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淮安区检察院定期举行的“检察讲堂”上迎来几位特殊的演讲者——转业退伍的老兵。即使年近六旬,依然奋战一线,形成了淮安区检察院一道独特的模范风景线。
作风能力:在传承“好习惯”中提升
精神力量有了,各项举措也迅速跟进。
“蒋某贪污案的侦查终结报告,证据分析不完整;张某贪污案中,适用强制措施表述不完整……”5月21日上午,淮安区检委会委员评查案件活动正在进行,按照徐承业“只准说不足,不许说成绩”的要求,每个检委会委员将评查情况现场通报。说的看似办案的细枝末节,却是规范办案的重要举措之一。
淮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友东介绍,去年以来,该院抓住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的契机,充分发挥案管部门的核心作用,全面提升办案工作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以自侦案件、涉案款物管理、不捕不诉等重点案件、重要办案节点的适时动态监管,不仅提升了案件的质量,也夯实了队伍的能力基础。
在此基础上,淮安区检察院着重培养精英人才,出台《加强青年干警培养实施意见》,开展“新老互助,双向提升”活动,成立“翔宇法学社”,老同志传授经验,年轻同志展示新技能,共同提升业务能力。
经过多年打磨,现在淮安区检察院已成为全省、全市业务战线的卧虎藏龙之地,先后有四人入选全省“十佳侦查员”、二人被评为全省“专门型侦查人才”、六人被授予“全省侦查岗位能手”称号,反贪反渎条线20余次被上级院整建制抽调参与大要案侦办,被省、市院荣记集体二、三等功,2015年举办的淮安市公诉人业务竞赛中,四名参赛选手全部进入“十佳”行列,并包揽前三名。
公信力:在传承亲民为民口碑中增长
理念一致了,能力作风提升了,淮安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在亲民为民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015年底,从省检察院传来捷报,淮安区检察院办理的熊某等人玩忽职守、受贿一案被评为全省十佳反渎精品案件,这是该院近年来第二个获此荣誉的案件。
“对于侵害群众利益、群众关注的案件,不仅要办得准,还要效率高、效果好!”副检察长张寿祥介绍,2013年,该院率先在全市组建了信息技术科,与房产、组织人事、审计等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反贪反渎案件侦破周期从过去的平均10天,缩短为现在的两天,有的案件花了不到12小时就得以突破。
据统计,2013年以来,淮安区检察院查办涉及民生领域的案件51件63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 25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1000余万元。
为民还体现在关爱的温度上。该院以涉法在校生为帮扶对象,连续五年持续打造“蓝天校园工程”,开展了“阳光成长特色课堂”“点亮回来的路”“护校安园”等系列专项行动,通过与校方共建,在每个学校成立工作室,为孩子们建立成长跟踪日志;通过“圆梦助学金”对留守未成年在校生进行帮扶;定期举办“关爱女生·守护花蕾”法治班会;为5万多名中小学生编印了中小学生法律知识读本……一系列扎实举措,促进该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持续下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蓝天校园工程”被评选为全省未成年人刑检工作“十佳创新事例”,工程工作室被团省委表彰为“青年文明号”,该院被评为全省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先进集体。(汪 彦 张士海 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