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打造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的特色走廊

19.11.2014  20:42
        黄河故道在涟水县境内绵延78公里,横穿7个乡镇。涟水县所占黄河故道河段为淮安市最长,占全省总长15.7%。这几年,涟水县围绕省委、省政府把黄河故道开发作为现代农业特色走廊打造的战略定位,加强农业开发、农业招商和农业生态建设,这里已逐步成为高效农业初具规模和“三资”竞相投入的热土。
        建设产业带主打开发牌
        徐集乡左程村葛根生产基地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忙着除草的杨慧扬起镰刀朝远方指了一下,“别看这片田栽植面积不到200亩,老板刚刚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700多亩,争取目标是达到2000亩,同时还要在镇里兴办加工厂,深加工后再出口葛根粉。
        “围绕这个项目,县开发局在这里规划布置一口180米深水井和一套管灌系统,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随行的县开发局工作人员李正凯介绍,该项目已经得到省开发局的批复,10月份招标,年底就实施。
        “实行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提档升级,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方。”县开发局局长羊牧告诉记者,自2006年至今,我县共向上争取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1.01亿元,改造治理面积14.6万亩。
        此外,我县还整合支农资金4000万元投入项目区配套建设,建成苗木产业观光基地0.4万亩,特色瓜菜基地1.1万亩,优质稻麦基地13.1万亩,年出栏2000头湖羊基地1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生猪基地3个,初步形成了经济林果、特色瓜菜、花卉园艺、优质稻麦、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
        涟城镇谷嘴项目区共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成为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晶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谷旗告诉记者,合作社注册了“晶鹏”牌商标,种植的蔬菜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今年巧打时间差,西兰花赚了一笔。
        拉长项目链巧出招商牌
        在位于327省道两侧唐集镇的亚夫有机农业示范园,记者看到,机耕路、防渗渠一应俱全,连片钢架大棚蔚为壮观。正在园内鱼塘撒料喂鱼的陈龙、金孝芹夫妇告诉记者,大棚西瓜从5月份就开始销售到南京等地,每天都有好多辆车子上门拉货。
        唐集镇领导介绍,农业示范园由无锡亚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基地以生态农业为轴心,依据生物链原理,开展有机大米、蔬菜、水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面对黄河故道区域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以及开发后的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很多外商看中了这一黄金地带,纷纷来涟投资。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加工的超越工贸、年屠宰5000万只畜禽加工的三升食品等项目已经落户。记者在涟城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看到,灌排、道路、农业设施等基础建设配套齐全,1000多亩水面上波光粼粼。管理员樊道宇指着眼前的一大片水面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由淮安大江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养殖基地采用中科院院士研究的大闸蟹养殖专用饲料和技术,螃蟹不但生长快,而且品质好、个头大。
        黄河故道百里林带是不可多得的“绿色银行”,南集镇于2013年1月开工建设木材产业园,全力打造江苏省木材产业基地。“已引进强盛木业、海华木业等19家企业入驻,去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镇工业办主任朱立成告诉记者。
        构建景观线力推生态牌
        保滩镇万亩花卉苗木基地目前已实施8500亩,香樟、榉树等20余个品种郁郁葱葱,应运而生的洪伟、新天地等10余个花木合作社,引领当地群众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沿着林间弯曲的道路,记者驱车前往嘉天下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道路两侧的黄桃枝繁叶茂,肖渡村的庞雪珍等村民正在提子采摘园里整理修剪。“近两年建成千亩标准示范园,再用两年时间建设生态观光园,长远规划是建设黄桃加工基地。”技术员谷权如告诉记者,合作社共建花卉苗木基地1200亩,其中,已栽植两年的800亩黄桃明年挂果,提子采摘园也在明年向社会开放。
        围绕把黄河故道地区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生态和谐化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我县充分利用故道沿线生态环境优势,依托现有花卉苗木基地等特色项目,积极发展农业观光与体验旅游,培育一批农业观光采摘园、农家乐专业村、美丽乡村旅游区。如今,从保滩镇的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到石湖镇的果品基地,从涟城镇的钢架蔬菜大棚到徐集乡的高效日光能温室大棚,一个个生态亮点引领乡村游、采摘游,“弘湖”牌丰水梨、“荷缘”牌浅水藕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丰富着大中城市市民的“菜篮子”。
        一边是潺潺流水,一边是茵茵绿草,记者在淮安市利乐务群生态园看到,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绿树成荫,散养的草鸡在草丛中觅食,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型、现代化的综合农业园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