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强化载体建设 广纳各路贤才

08.04.2016  16:07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创业载体是发挥人才作用的最主要阵地。“十三五”期间,海门科技部门将重点推进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海门国家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各路贤才来海创新创业提供一流环境。到“十三五”期末,实现骨干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各园区建成30万平方米的科技园区,各镇建成5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 
  一是夯实企业创新载体基础。加快推进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科技平台建设,扩大并优化企业研发团队,引导企业寻找新的攻关方向,形成水平更高的核心竞争力,让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迅速成长为在行业或是市场上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巨人”。   
  二是突出创新资源整合。整合载体、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要素,围绕主导产业,创新孵化服务内容,着力提升孵化功能,提供更加优惠和便捷的中试开发、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等专业服务,突出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打造最优“创客栖息地”和“创客集聚区”。   
  三是引导专业化发展。引导全市科技型众创载体向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载体数量质量双提高。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要以科技种子孵化为目标,建成面向全市开展公共科技服务的“育苗工厂”。引导各区镇围绕自身特色,建设涵盖产业链不同技术阶段的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推动传统孵化器在内的各类创业孵化载体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发挥传统孵化器的基础设施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互补优势。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打造满足创业创新需求的各类创业创新集聚区。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或自主建设众创空间,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参与运营管理,着力发展一批适应大众创业创新需求和特点,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特点的创客孵化型、专业服务型、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等新型众创空间载体。   
  五是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深度融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合作创新模式,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配合实施“东洲英才计划”、“企业聚才工程”,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建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来源:海门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