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桂林人谈东西文明礼仪的碰撞
近日,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桂林人徐馨带着5岁的女儿回桂林度假。5岁的女儿是第一次回国,眼前的一切都让她感觉十分新鲜,不时提出各种好奇的问题:“为什么这里的小朋友可以让爷爷奶奶帮他们背书包?”“为什么买东西不用排队?”……这些问题让作为妈妈的徐馨有些不知所措,她坦言,中国虽称礼仪之邦,但在一些小细节上的文明礼仪却常常被人忽略。但中国人做事讲究人情味,这又是在国外难以感受到的。事实上,徐馨的感受许多人都深有体会。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国外归来的桂林人,谈谈他们在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和对比,让市民对生活细节中的礼仪多一些关注和思考。
桂林人马婧20年前到日本留学,毕业之后便留在日本横滨市工作和生活。如今,她与丈夫和女儿、儿子经常会往返桂林和日本之间。
谈起在日本生活的感受,马婧说,都说日本以“礼仪之邦”著称,事实上确实是这样,讲究礼节是日本人的习俗。她告诉记者,刚到日本的那段时间,让她最不习惯的是平时人们见面时总要互施鞠躬礼,并说“您好”、“再见”“请多关照”等“不管是相熟的朋友,还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只要见面都会习惯性地鞠躬打招呼。”马婧说,虽然文明礼仪因时因地有所不同,但多一份尊敬总是让人愉悦的。
令马婧最为欣慰的是,在日本出生的儿子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从小十分有礼貌。儿子三四岁时,就会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与朋友道别时也会鞠躬并关切地说“路上小心。”
在马婧看来,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他们就会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由此可见,细节处的礼仪习惯应该从孩子培养,我们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应该为孩子做榜样。”
“在日本生活多年,我感觉日本的礼仪文化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中国也是礼仪之邦,有许多优良的礼仪传统应该发扬光大。”马婧说,这几年回国,她看到许多国内的小学生都在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她也十分感兴趣“我希望儿子也能多接触这些传统的经典,从中学到受到更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她说。
34岁的王康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大学毕业后考入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建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今,他与妻子已经在德国生活了9年。
谈及对德国人最深的印象,王康脱口而出:“德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守时是他们的特点。”他颇有感触地说,在德国,“遵守时间”不仅已被视为一个人教养程度的体现,而且也被德国人自豪地称为德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凡是稍微正式些的活动,他们必先作出计划,一般会在一两个星期之前就发出邀请。正式活动的邀请函中还会附一张回执,告知被邀请人如不能参加,也请在规定日期前通知主人。
王康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朋友带我去拜访一名客户,我们约好10点在他的办公室见面。从朋友家过去,一般花20分钟就可到达。因为担心路上堵车,我们提前出发了。那天路上很好走,到达医生办公室楼下的时候,比约定时间早了15分钟。我正想上楼,朋友朝我摆摆手,说:‘我们来早了,还是等一会儿吧!’那天风很大,我和朋友一直在楼下站着,快到时间了,朋友说:‘现在可以上楼了。’我很纳闷,朋友解释说,在德国,早到和迟到一样,也是不礼貌的,因为你打扰了别人的时间安排,会给别人增添麻烦。”
王康说,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里,守时是因人而异的。例如,重要的场合应该守时,但如果是相熟的朋友相约,可以不必那么“较真”。“这也许是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特别讲究人情,很多规矩可以因人而变。而在德国人们讲究的是规矩。也许有不少中国人在国外生活会缺少一点人情味,例如,亲人和朋友之间不像在中国一样随意,即使关系再好也要按规矩办事。”王康说,“因为文化的差异,我们不一定要比较孰对孰错,但我认为,多一点为他人着想,应该是礼仪之道。”
点评: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但近年来却屡有中国游客失礼于境外的新闻。那曾给我们带来荣光的中华文明礼仪为何失落?又该如何重归和发扬?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又该从别国学习和借鉴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桂林日报记者张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 “海归”桂林人谈东西文明礼仪的碰撞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