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有十多个“海安村” 荒滩60年变成“万元田”

04.09.2019  16:51

      60年前,海安一批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遥远的新疆,在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上战天斗地,挥洒汗水,把白茫茫的盐碱地改造成一片片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绿洲和粮仓。

        如今,当年的这批年轻人都已年逾古稀,他们的生产、生活怎样?记者近日飞赴新疆,探访“海安村”。

        支边村成“模范村

        从乌鲁木齐市区乘坐动车约1小时40分钟到达鄯善县北站,再乘车约40分钟抵达鄯善县七克台镇。紧邻小镇有一个叫库木坎的村庄,其中第三村民小组是支边海安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

        村民组长陆松林是海安支边第三代。他告诉记者,三组居民中海安人最多,约占60%,其余都是维吾尔族村民。种葡萄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去年他家8亩多葡萄一共卖出近18万元,亩均收入2万元左右。“8月正是瓜果飘香,一年中最为甜蜜的季节。”陆松林说,村民看病有合作医疗,低保政府兜底,社会治安好,没有贫困户,日子跟葡萄一样,甜甜蜜蜜。

        位于托克逊县夏乡的大地村,当年来这里支边的海安人有800多名,现在健在的只剩下一两百人。全村66户居民,除5户外村人、2户少数民族家庭,其余都是海安人。“当年来时条件差,环境恶劣。”82岁的任开余老人告诉记者,他1960年来新疆支边时,只有22岁,住的房子是在地上往下挖一个地窖。虽然后来改住窑洞,但风沙特别大,沙子时常埋掉半截窑洞口。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植树,如今,荒凉的戈壁滩变成田成块、树成荫的沃野绿洲,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吐鲁番市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大地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王亚荣说,经过支边海安人的努力,大地村消灭了贫困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400元,成为托克逊县3个支边村中的首富村,各项工作全市领先。

        崇文重教传统一直没有丢

        崇文重教是海安人的优良传统。“支二代”、吐鲁番市维吾尔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吴东平透露,当年为让后代读上书,支边海安人从家乡人中挑选有文化的青年担任代课老师,结果村里15名小孩有13人考取县中,名动一方。

        陆松林告诉记者,为让小孩受到良好教育,他舍近求远,把女儿送到十多公里外的火车站镇中学上学。受海安人的影响,当地人也越来越重视小孩的教育和培养。一位靖江籍“支三代”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把儿子送到隔壁一个镇中学念书,并特地买了一辆车接送小孩。

        曾担任过吐鲁番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吉祖铭,是从大地村走出去的“支二代”。据他了解,当年800多人的大地村,通过教育和当兵走出去的科级及以上干部有11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有5人。

        吉祖铭开心地告诉记者,在吐鲁番,最大的工程是海安人建的,最大的老板是海安人;在托克逊县,从事工程预算、决算的全部是海安人。“通过支边,带动和吸引一大批家乡人来新疆投资创业、开疆拓土。

        支边精神期盼接棒传承

        “援疆60年,是一部海安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和海安精神的见证史。”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荣贵感慨地说。

        “支三代”、新疆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王义武说,随着岁月流逝,支边的海安老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听到有人说家乡话便感到格外亲切。资料显示,1956-1961年,海安先后四次动员8249名青壮年及1550名家属赴新疆吐鲁番、托克逊等地支边拓荒。吐鲁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全市支边援疆的“海安村”仍不少于10个。

        跟许多内地村庄一样,如今的支边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成了家园的守护人。记者探访的两个海安支边村,当年支边老人只剩下一两百人,支边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扎根新疆40年的海安建筑业龙头企业苏中建设集团副总裁、西北区域公司总经理袁国民表示,年底将采购一定数量的“海安村”葡萄干,并想方设法通过项目扶持带动“海安村”的经济发展,让烙有鲜明海安印记的支边精神在天山南北大放光彩。(丁亚鹏) 

 


来源:新华日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