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江苏 南京争取成申遗牵头城市
今天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纪念日。昨天,“郑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举办,众多研究郑和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中国郑和研究会高级顾问、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将军在开幕式上致辞。论坛全体代表最后通过并发布了《郑和+南京共识》。见习记者 杨菲菲 现代快报记者 鹿伟
“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南京众多遗迹列入申报预备地点
目前,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城市有广州、南京、宁波、扬州等地。南京、扬州并不临海,怎么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重要城市?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的专家贺云翱和干有成认为,南京迄今保存下来的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有关的历史遗迹,主要属于六朝和明代两大阶段。尤其是永乐三年正式开始的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大航海活动,把与中国有关的“海上丝绸之路”之繁盛推向了高峰。
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航海“宝船”的建造地、航海始发地,南京留下诸多遗迹,包括宝船厂遗址、郑和墓、郑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马府街“郑和府邸”遗迹、大报恩寺遗址,与郑和航海相关的静海寺遗址、天妃宫碑等。“这些相关遗迹都被列入了南京申报‘海丝’的预备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从郑和出使携带的一封敕书说起,认为从中可以看出,明太祖、明成祖的天下观,即“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等原则,“如果把这几句话写在联合国的大墙上,仍然没有过时。”
正积极争取成为申遗牵头城市
目前申遗工作进展如何?专家透露,目前南京正在委托大学专业机构开展南京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全面普查及深入研究,并把南京的相关遗产放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海丝”遗产体系中,进行关联性和比较性研究。
同时,南京也对拟列入“海丝”申遗对象的遗产点,如龙江宝船厂遗址、郑和墓、浡泥国王墓、石头城遗址等做规划完善工作。也有专业部门提议,在南京建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更全面地展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
据悉,江苏省和南京市正在积极争取南京能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牵头城市。
建议
开辟郑和主题旅游景点
“以郑和精神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旅游业。”国际郑和学会会长、马六甲郑和文化馆馆长陈达生提出,郑和品牌旅游将是一片十分丰饶的处女地,可以考虑开辟独特的郑和主题旅游点。比如,国内有昆阳—南京—太仓—长乐—泉州—广州—广西—海南等地。在国外有占婆(越南)—大城府(泰国)—马六甲—雅加达(印尼)—加勒(斯里兰卡)等地。
陈达生认为,可以在郑和下西洋沿途主要点建立主题度假休闲设施,保护历史古迹,并成立各地郑和文化馆,以呈现历史的风貌。“可以在马六甲规划兴建多功能郑和城,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民营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在肯尼亚海岸建郑和纪念碑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之大,人员之多,组织配备之严密,堪称当时世界之最。郑和船队中有沉船吗?根据记载,有“伤亡”的说法,但并未明指是海事。“有很多人都相信,郑和船队有船沉没于拉穆,有水手留下与当地人结婚。”肯尼亚驻华使馆大使金扬久伊表示,拉穆有部分当地人的体型和面貌特征显示出和其他人不同的中国血统,可能是中国人后裔。
对此,金扬久伊提议,希望郑和研究会和南京市政府能与肯尼亚一同,在肯尼亚海岸(拉穆)为舰队司令郑和建造纪念碑,来纪念这个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更是肯尼亚与中国之间友好的媒介和桥梁。
专家观点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其实在江苏
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福建泉州,不过,在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看来,“真正的起点应该在江苏”。他解释说,江苏连接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在江苏的兴起,才有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逐步衰落,而这靠的是长江和大运河,其中大运河功不可没。
“隋朝大运河沟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同时又有了通往北京去的运河,所以此后,南京和扬州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物资集散地。”他介绍说,海上丝绸之路,隋炀帝开辟的线路,就从扬州到淮安,然后从淮安到宿州到商丘再到开封,通过黄河到洛阳。
出土文物或许也可以佐证龚良的上述说法。他表示,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墓一共出土了一万多件文物,其中有两组非常引人注目,一组是象和牵象人,一组是犀牛和驯犀牛的仆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象和犀牛的形象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到达江苏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我们相信是可以过来的。”
南京郑和研究会研究员孙建国认为,历史上的“一带一路”无不与江苏有关,而且至关重要。其中,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当时汉武帝派江都公主刘细君及彭城公主刘解忧远嫁西域乌孙国和亲,共制匈奴。“和亲带去了大量丝帛,而丝绸的主要产地也是江苏的苏州地区,因此可以说,江苏是丝绸之路的开端地。”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从雏形开始,发展到宋元鼎盛时期,至明初已经经历了1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