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五大功能彰显农机化在土地规模经营中作用

20.08.2015  14:35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沛县已有40余万亩土地进行了流转,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种植中发挥了五大作用。 

  一是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目前沛县有大中型拖拉机3050台,联合收割机2500台,水稻插秧机1894台,秸秆还田机1915台,高效植保机械5500余台,插秧机械4000余台。目前沛县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要农作物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据统计,1台自走式联合收获机一天可收获农作物约70余亩,是人工的100倍;1台大型拖拉机一天可旋耕土地或播种80余亩,是人工、畜力的100倍以上;1台大型水稻插秧机一天可插秧60余亩,是人工的70余倍。农业机械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是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逐步实现高效、优质和规模种植,农民逐渐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民工的合理转移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据统计,我县有20余万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农机合作社或机械化种粮大户为他们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使他们农忙时节不需再回家务农,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助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据统计,目前我县采用机械化作业,机耕约30元/亩,播种25元/亩,机收60元/亩,秸秆还田30元/亩。其作业成本大大低于人工作业。规模生产可节约种子、化肥、农药成本10%左右。同时,采用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化收获等先进的新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还能提高粮食产量。 

  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抛荒。前几年,沛县一度出现土地荒芜、无人种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生产。近几年沛县发挥农业机械的节本增效优势,根据农时季节,为农民开展各种农机作业服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土地抛荒。沛县有200余家农机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调度,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服务,统一管理收费”等方式,年完成耕种收“订单”及合同作业面积200余万亩,为治理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沛县魏庙镇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本村及附近村土地近3000亩,每亩年租金1100元,解决了近1000户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抛荒的难题。其流转的土地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品质,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沛县沛城镇李集村的几家水稻机插秧合作社流转本村及附近村土地约5000亩,对水稻采取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的种植方式,每个合作社年收入都在100万元左右,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全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目前全县水稻机插秧率已达83%,解决多年来水稻插秧的老大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