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探索社会组织参与法治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江阴市司法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创新服务,整合资源,开展自建队伍、联合外包、共建平台等积极借助社会组织力量的有效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吸纳人才,自建队伍。 2003年11月,组建江阴市法治艺术团,聘请25名曾在苏锡常地区京剧、锡剧、评弹等专业剧团工作过的退休演员和江阴七八十年代的文艺主力骨干,运用小品、快板、歌舞等文艺形式,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法治故事改编成剧本进行普法宣传。12年来,共排练法治文艺节目100多个,演出300多场,被誉为“流动的法治课堂”。2005年2月,成立法治文化研发推广中心,聘请18名在江阴工作的省级以上作家、书法家、美术家和摄影家担任研究员,专门从事法治文化的研究、创作和推广。至今已创作《失去旋律的青春》、《青春的歧途》、《那一抹诗意的绿色》等10余部法治文化书籍200多万字,戏曲、相声、小品、快板说唱、表演唱、广播剧52篇。
二是引资合作,创新教育。 2015年初,联合江阴人本合一文化传播公司,开发为期半年的体验式教育课程。一方面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实施重点转化;另一方面为全面提升社区矫正教育效果提供新的教育管理范本,推进矫正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首批50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12期、每期3小时的《弟子规》集中学习,按组建立微信群,每人早晚汇报学习进程和心得体会。半年的公共道德实践课,使集中教育从被动变主动,教育内容从临时准备变为整体规划,心理感受从组织服从变为心理触动。与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共同举办“奔跑吧,少年”系列活动,针对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六大主题教育,利用半年时间,通过团体游戏、观看视频、律师说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探索社区矫正对象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获得社区服刑人员的良好反馈。
三是对接需求,互生互动。 借力“全国书香之家”香山书屋名气,打造香山书屋“德法书香”法治实战平台,在书屋设立律师公益站点、法治书屋、法治影苑,推出“德法讲堂”。由律师每周上法治课。由义工讲师每周三晚上开办《论语》讲座;每周五晚上轮流进行《弟子规》亲子学习和成人《父母规》学习交流等。去年又根据技工学校义工安排,每周二上午由5名律师轮流为义工学生就刑法、民法中和青少年有关的法律以及和学生专业特点有关的法规进行辅导。目前,书屋既是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活动的场所,也成为青年律师培训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