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释放新动能 民企“挑大梁”

28.03.2017  16:29

新华社记者 刘兆权、凌军辉、朱筱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占据“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主动创新求变,引领转型升级大潮,成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主力军”“生力军”。

        迈向中高端,民企成为创新主引擎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章方良博士2004年在南京创立了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100多名博士、200多名硕士致力于基因科研。目前,金斯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合成基因供应商,全世界每合成4个基因就有1个来自这家公司。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董事长章方良介绍,公司正在攻关用基因修复“T细胞”,激发病人自身免疫系统能力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这一细胞疗法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大批像金斯瑞这样的民企致力科研,主动求变,抢占市场。在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馆,公司副总经理眭秀华介绍,他们生产的制氧机占国内市场70%,占国际市场30%,雾化器占国内市场35%,“这里的每一个产品都是全国第一。

        截至去年底,江苏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3.6万家,占全省总量的76.4%,去年累计实现增加值近2万亿元,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

        江苏民企的“个头”也越来越大。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 江苏有94家企业入围,在全国排第二。入围企业户均营业收入339.47亿元,资产规模247.73亿元,缴税8.53亿元,用工1.67万人。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业创新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一大批新苏商脱颖而出,不仅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而且积淀形成了宝贵的新苏商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深化“放管服”,激发民企新活力

        江苏乐能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明2009年从家纺转向锂电池正极材料,几年来投入1.5亿元攻克核心技术瓶颈,以全球第一低温倍率性能及最优性价比迅速抢占中高端市场。2015年产值8000万元,2016年超过4亿元,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但转型并不一帆风顺。“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账上只有5万元,而每月光电费就要30万元。”丁建明告诉记者,关键时刻,企业所在地的丹阳市政府联合金融机构通过投资、借款、贷款等方式给企业找来资金近5000万元,扶持企业“撑过黑夜,熬到黎明”。

        “民企有活力,也有局限性,政府平时要营造好环境,关键时推一把。”丹阳市副市长刘宏程说,他们引导民企加强与科研机构对接合作,从“跟跑创新”转为“引跑创新”,培育出了沃得农机、鱼跃医疗、图南合金等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

        丹阳只是江苏促进民企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省共有省级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500多家,培育出2000多家“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向全球供货,融入世界制造体系。

        全程电子化登记、放宽住所限制、“先证后照”改革……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去年,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计127.7万户,同比增长23.9%,全省每12个人中就有1个小老板。

        “激发民企活力,既要添动力,也要减负担。”江苏省经信委中小企业综合协调处处长韩立春介绍,去年省政府连续出台“降成本”组合拳,预计全年为实体经济企业“减负”超过1000亿元。

        引领实体转型,新苏商率先突围

        拥有70项自主发明专利的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20多年来持续专注研发消化类、呼吸类、心血管类等新药,通过美国药监局、日本厚生省等认定,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公司销售和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8%和20%。

        但在常州四药董事长屠永锐看来,企业离真正成功还有很长距离,只有不断求新勇于突破才有出路。他最近去日本考察,发现有的药企采用立体机器人,单位空间生产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和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相比,我们的智能工厂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必须全力跟上。

        在江苏,自带“学霸”属性的新苏商坚守实体经济和工匠精神,瞄准石墨烯、纳米、碳纤维等国际前沿新技术、新产业奋力突围,正在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领头雁”。

        贻贝粘蛋白是一种强度高、修复力强的生物新材料,在医疗、美容等领域应用广泛。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努力,攻克了贻贝粘蛋白提取、应用的核心技术,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鄂青说,他们已在全球蛋白质领域人才、项目密度最高的瑞典建立了海外孵化器,不断吸收高端人才和尖端技术,推动企业跨越发展。公司去年销售3000万元,今年预计达1亿元以上。

        “创新转型不会一蹴而就,首先要努力到感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感动客户、赢得市场。”江苏大力神铝业总经理、“85后”创业者曹旷认为,民企发展壮大,中短期看要构建核心技术,长期看要建立品牌和影响力,这是一个“艰难但美好”的过程。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