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规划引领改善苏北农民住房 描绘宜居图
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不能孤立地就农村改农村、简单地就农房改农房,而要放在城镇化进程的大局下谋划。随着农村人口的转移,苏北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村庄,哪些应该搬迁撤并?哪些需要保留发展?新建集中居住点又该布设在哪里?这些问题都要在规划中作出解答。
镇村布局的优化完善
8月12日,记者联系东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伟时,他正在赶去市政府的路上,“刚刚与政府办对接,《东台市镇村布局规划》有批复文件了。”
在这一轮农房改善中,苏北五市一共有42个规划编制单元,目前各地规划编制和专家论证全部完成,陆续进入公示报备和审批阶段,东台成为其中最早完成审批的一家。
农房改造是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作为引领。“各县市区未来城镇化的规律是什么,进城、入镇、留乡的人口比例如何,怎样确定未来的城乡格局,都要进行合理预判。”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小卉说。
围绕这些问题,省自然资源厅3月初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抓紧开展镇村布局规划的优化完善,明确村庄的选址、分类和相应的规划引导要求。该厅还成立5个规划指导小组,对口指导苏北五市。4月,《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技术指南》印发。7月,《关于加快镇村布局规划审批和报备工作的通知》下发,就提高苏北镇村布局规划质量和加快审批报备提出要求。
陈小卉说,在这轮规划中,村庄的分类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前叫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现在改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在此基础上,我省还增加“其他一般村”类别,用这样的留白体现对村庄循序渐进发展规律的尊重。此轮规划更加关注“多规合一”,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做好衔接。规划更具实用性,为苏北农民住房的选址提供了依据。
优化完善后的镇村布局规划,明确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工作对象、村庄布局和实施步骤。针对近期亟需建设的村庄,各地按照急用先编的原则,依据现行上位规划,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在村域内形成“一张蓝图、一本规划”。
是进城入镇还是留乡
8月初,在沭阳县陇集镇墩前新型社区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样板区墙体施工。这个位于省道附近的改扩建项目,拟建设1020户,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涉及两个行政村。
“我们看了社区规划图,全家一致决定搬进新建的房子。”村民李磊告诉记者。同样率先签下拆迁协议的还有村民陆成洲,但他们一家选择进城安置。
沭阳县鼓励农民进城入镇居住,并按照政策给予资金奖补,留村农户再予以村庄选址安置。他们提出“镇村协调,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相对集中;交通便利,方便生活;准确测算,规模适度;尊重民意,村民自愿”的原则。新建居住点选址首选集镇区,力求靠近国省干道,尽量选择在已有相对集中居住的毗邻区域。
东台在本次规划中一共涉及2807个自然村,其中规划集聚提升类266个、特色保护类55个、城郊融合类6个、搬迁撤并类243个、其它一般类2237个。按照分区差异化发展,分为西部城镇集聚发展区、中部农业开敞发展区和东部生态保育区,整体布局均衡,符合人口流动趋势。在该市2.25万户有改善住房意愿的农户中,选择集中居住的8247户,占36.65%;维修加固的6661户,占29.6%;原址重建的4332户,占19.25%;进城入镇购房的3262户,占14.5%。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凌分析认为:“苏北有不少‘衰退村庄’‘两栖村庄’,村里见不到年轻人,只剩下一些恋旧的老人。有的村民已在城里买房,老家的房子也留着,这就形成一批‘两栖村庄’。从社会发展进程看,衰退中的村庄不用全部保留,可以选择其中有资源、有价值、有就业机会的村庄来盘活。通过搬迁撤并优化布局,苏北的乡村会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村民也能住得更舒适。”
推进苏北农村住房改善,我省把尊重农民意愿放在首位。进城、入镇或是留乡,人们用脚投票,改变了乡村的样貌。在农房改善加快推进的当口,这个抉择摆在更多农村家庭面前,每家每户不同的选择体现在规划中,决定着乡村的前程。
村庄规划的多样探索
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被列入“全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示范村”。目前,收成村规划用地百余亩的集中居住点正在建设中。
参与项目设计的周凌把新建居住点叫作“新村”。为了让新村与原有村庄自然衔接,他们规划团队动了不少脑筋。在新村的村口设计一排木结构老屋,与老村的建筑风格过渡顺畅。这些屋子将来可用作超市、书屋、餐厅、民宿等。
在安排新村内部各要素时,规划完全保留原有水系,让房屋沿河排成鱼骨状的小组团,河边间种桃柳,房屋高低错落,空间丰富多变。配套建设的水电通信、道路管网等设施,让农户们享受现代城镇的各种便利。
收成村的老村也将择其要点进行功能修复,包括把村口建筑改造为游客中心、村史馆、村民活动中心等,未来还会改造米市、渔市、码头,吸引游客参观。“有归属感的新村+重新焕发活力的老村”,收成村群众在农房改善中确实能获得“好收成”。
在农房改善中,苏北各地的村庄规划注重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合理布局,科学设计,塑造乡村特色风貌,留住传统文化文脉,尽力避免“千村一面”。这也得益于“开门做规划”,各地在集中居住区建设中,从规划方案到建筑风貌、户型结构、建房方式,都征求农民意见,充分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沈正平不久前刚完成“苏北农村集中居住”课题研究。他认为,推进集中居住,对于改善苏北农村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水平、提升农民幸福感、节约集约农村土地、统筹城乡发展等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苏北各地农村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推进集中居住的路径措施也必然有所差别,应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为基础和前提,以改善农民住房条件为着力点,坚持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刘玉琴 徐冠英 姚思嘉)
原标题:给村庄细致分类 给选址提供依据 规划引领,描绘苏北农村宜居图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