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协调发展,大江南北共同迈向全面小康
岁末,江苏大地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捷报频传:先是苏州宿迁工业园拓园协议签署满周岁,一年来签约总投资达215亿元;接着,南京市江宁区为期两年、投入100多亿元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收尾,全覆盖、无死角;12月11日,纵贯江苏南北的“铁脊梁”——连淮扬镇铁路全线运营,把苏北、苏中和苏南连成一片。
“这些重大投资项目是我省协调发展的代表性、节点性工程,搭建起新一轮南北联动、城乡融合的新平台、新通道。”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经济实力强、城镇化水平高是江苏发展优势,南北梯度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也是现实省情,“十三五”期间,江苏坚持南北联动、城乡融合和省域一体化,探索出一批卓有成效的“江苏经验”“江苏做法”“江苏模式”,答好了经济大省协调发展的“时代命题”。
南北联动,答好江苏协调发展“时代之问”
仲冬时节,位于苏宿工业园区的江苏皓峰电器项目工地机器轰鸣,一片繁忙。这个投资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一个月前才落地。11月20日,项目负责人一天内办齐《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实现了“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
这样的服务和效率,源于苏宿园区从苏州工业园“克隆”的亲商理念。合作共建苏宿园区,苏州工业园5年来累计派出60多名干部参与园区管理,接受500余人次的赴苏各类培训,并组建中新集团、建屋等5家企业投资10多亿元参与建设,对外转移项目优先推荐到宿迁,苏宿园区来自苏南的投资占比60%。
在苏州工业园的悉心帮扶下,“十三五”时期苏宿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以占宿迁0.16%的土地,实现宿迁全市5.4%的一般公共收入,8.9%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和16%的高新技术产值。鉴于园区一期13.6平方公里开发已近饱和,去年11月苏州、宿迁签订拓园发展协议,新增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一年来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个,包括总投资99亿元的中金数据中心、总投资50亿元的七星电器等龙头、基地型项目。
“苏宿工业园是我省南北挂钩联动的‘代表作’。”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省通过南北共建产业园区,把苏南园区建设的先进理念、产业基础、人才团队,与苏北丰富的资源、低成本劳动力和优惠政策对接互补。目前,全省共有南北共建园区45家,累计入园企业超1700家,项目注册金额超2000亿元,带动就业66万余人,主要经济指标大体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率,为苏北“洼地崛起”注入新动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的难点在苏北、重点在苏北。加快苏北发展,缩小苏南与苏北的发展落差,是率先发展的江苏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从“五方挂钩、对口帮扶”“四项转移”到南北共建苏北开发区,南北联动发展步步深入。
如今,结合苏北农房改造,南北土地指标交易政策又为苏北送来了“及时雨”。“截至今年底,苏北农房改造启动3年来,苏北地区通过土地指标交易筹集资金达448.95亿元,全部足额即时返还到苏北指标输出各地,为农房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省自然资源厅用途管理处副处长魏成介绍说,土地指标交易通过土地整理腾出建设用地跨区交易,不仅破解了苏北农房改造资金筹措难题,还为苏南发展送来紧缺的建设用地资源,是我省南北联动、互补有无的又一创举。
城乡融合,置于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之下
屋舍俨然、粉墙黛瓦、良田环绕——驱车穿行苏北乡间,不时能看到一片片新型的农民社区。来自苏南的土地指标交易资金,以及各级财政筹措的专项资金,改善了10万户农民的住房条件,3年内我省将改善苏北30万户农村住房。
走进淮安市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农民社区,村民王英梅热情地招呼记者来家坐,三室一厅、楼上楼下,还有小车库。“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沛县安国镇负责人说,安国镇工业园区将引进30家企业,带动上万人就业。
改善苏北农房,我省着眼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统筹农民生产生活、乡村风貌塑造、产业长远发展。盐城市住建局局长徐文才说,该市新型农民社区不但配套了文体场所、污水处理设备、公交站点、服务中心,还贴近工厂、园区,靠近工业园区的68个、农业园区的88个、旅游园区的8个,让农民住新居、有班上,安居而乐业。
在农房基础条件好的南京周边,市、区两级注入资金对村庄开展综合整治,灰乎乎的村落“出落”成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这里原来到处是猪圈、草垛和坟堆,区街村三级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成活动广场、篮球场,镇里打工的年轻人好多回来住了,晚上热闹得很。”在江宁区湖熟街道河北社区,村支书赵孔平看着改造后的向家边村,满是自豪。
像向家边这样的自然村,江宁两年来整治了1000余个。江宁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焦珍山说,改造分为“三大四小”工程:推动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三大革命”,实施乡间小路、景观小品、小型池塘、小微菜园“四小实事”。经过这轮改造,江宁美丽乡村从“金花朵朵”变为“春色满园”。
在苏州,城乡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逐步打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趋于均等化,从城乡一体迈向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
5月28日,苏州在京发布全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2014年以来,苏州通过‘三集中、三置换’,58%农户集中居住,92%工业企业进入园区,91%承包耕地规模经营,接下来将激活城乡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人才、资本等‘上山下乡’,振兴乡村。”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季瑞昌说。
从苏北新型农民小区“白纸作画”、南京就地改造美丽乡村,到苏州重构城乡关系,我省城乡融合路径多元、各显神通。农村不仅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还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链条。
区域协调,交通大格局推动省域一体化
区域协调、融合发展,“最高境界”是发展一体化、城际同城化。“十三五”期间,我省从打造宁镇扬“铁三角”、苏锡常都市圈,到构建扬子江世界级城市群,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以局部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推动省域一体化,在一系列国家战略中展现“江苏作为”“江苏担当”。
连淮扬镇铁路淮镇段通车后,宿迁、连云港、盐城到南京,只需两个多小时。到今年底,盐通铁路也将建成运营,连缀连盐、沪苏通,串成江苏沿海大通道。
“十三五”时期,苏北铁路建设实现了“跃进式发展”,先后开通青盐、徐宿淮盐、连淮扬镇,在建宁淮铁路,不但把苏北融入全国高铁网络,还把苏北、苏中、苏南连成一片,形成省内“两小时交通圈”。
“连淮扬镇通车后,从苏宿园区到苏州工业园,不用乘坐汽车往返了,年底盐通铁路运营后,两地只需两个多小时。”苏宿工业园党工委办公室副处长黄江苏说,高铁网重构了江苏南北的时空距离,南北共建园区通过高铁“一线牵”,大大便捷了两地的往来与合作。
从高铁、航运到港口,交通大格局推动了省域产业转移调整。在“欧亚大陆桥头堡”连云港,总投资677亿元的盛虹集团连云港石化产业园完成设备安装,明年全面建成投产。在通州湾海门港新区,中天绿色精品钢落户总投资千亿元。我省推动石化、钢铁产业从沿江、环太湖地区向沿海战略性转移和转型升级,为沿海经济带注入了新动能,减轻了长江和太湖的环保压力。
区域一体化发展,我省“沿海轴”开始发力,“沿江轴”蓄力勃发。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过江通道不断加密,今年以来南京、苏锡常都市圈密集互动,锡常泰、沪苏通往来密切。以区域一体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我省加快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六个一体化”,单是2020年,就筛选入库80个重点实施项目,年度总投资1309亿元。
“江苏平原辽阔,通江达海,‘关节点’一旦打通,区域发展必将呈现磅礴发展之势。”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我省正把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为支撑长三角北翼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力争建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增长极,江淮生态经济区成为全省生态安全保障的“绿心地带”。
省域一体、协调发展,江苏其势已成,风起云涌。 (顾巍钟)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