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名江苏医生即将远赴三大洲!在那里,他们代表中国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不是触屏设备吗?
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汪灏
汪灏是江苏援外医疗队的一员,他的团队有来自南京、连云港多家医院的43名医生。6月12日,他们将分赴桑给巴尔、圭亚那和马耳他,开始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这是一支非常特别的队伍。它的成员来自普外科、消化内科、耳鼻喉科、眼科、骨科、病理科、推拿科等多个科室,均具备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平均从业年龄在5-8年,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但大多数人都没有长期在国外工作、生活的经历。
桑给巴尔地处东非,以创伤病人为例,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一般治疗方法是截肢保命,这造成当地普遍形成“一进医院就截肢”的印象。不少当地人得了白内障,却没有条件手术治疗,后半生在黑暗中度过。
“我们援助的目的,一是治病救人,二是培训当地医生,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汪灏告诉交汇点记者,针对当地多发病症,中国医疗队已经在桑给巴尔建立了眼科中心、微笑中心、微创外科中心、消化内镜中心和创伤中心,他们将发挥所长,为当地人治病。
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北部,那里治安状况较差,枪击抢劫案件频发,医护人员稀缺。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处于热带雨林气候,恶性疟疾肆虐,当地艾滋病患病率极高,平均10个人有两到三人患病,为医生安全保障带来重重考验。
江苏第13期援圭亚那医疗队全体成员
援圭亚那医疗队队长、连云港市一院病理科副主任医生刘毅告诉交汇点记者,援圭亚那医疗队由外科、内科、眼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麻醉科、放射科、病理科的14名医生和2名厨师组成,“我们的队员从来没有做过枪伤急救,但去那里必须研究、学习。在圭亚那,我们不只是医生,还将负起多种职责。”
地中海岛国马耳他共和国虽没有枪林弹雨和疾病威胁,但援外的任务同样艰巨。队长、南京中医药脑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晖告诉交汇点记者,他们的任务是将中医药文化传播到国外,除了日常看病,他们将进入社区、学校,向当地人推广针灸、推拿、太极拳、药膳等,将中医文化展示给世界。
其实,江苏援外医疗队是一张金字招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1964年,应桑给巴尔政府邀请,江苏向桑给巴尔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53年来,江苏已派出55批这样的队伍,共935名医生参与。医疗队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高度赞誉。
汪灏告诉交汇点记者,作为医生,将践行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本分。“时刻谨记我们为了国家的大业出去,我们的一举一动就是中国的名片。”
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文 袁宇韬/视频剪辑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