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3种!江苏全省物种再增857种

20.05.2022  10:10

   6903种!全省物种再增857种

   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和保护体系初步构建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发布会,介绍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记者获悉,目前全省的物种数已更新到6903种,对比去年共增长857种。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旭文介绍,自2017年起至今,全省大部分区域已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计划2023年前完成所有县域的调查,全面更新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经过统计,目前全省的物种数已更新到6903种,其中陆生维管束植物1999种、陆生脊椎动物449种、水生生物2537种、昆虫1918种,对比去年共增长857种,其中增长的近六成物种为水生生物。“另外在调查中也记录到松叶蕨这种在江苏极为少见的孑遗植物小种群,其生长态势良好,种群有不断扩大趋势,具有极高的研究与保护价值。

  物种数量的增加,离不开江苏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我省围绕自然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发展主线,成立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编制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启动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了全局性变化。

  今年2月,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一期)建设方案》,提出要按照“一横两纵+”分布格局,其中“一横”为沿长江区域,“两纵”为沿大运河、沿海区域,“+”为低山丘陵区域,在省内建设20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初步构建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选择3-5个地方进行试点,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逐步提升,使物种栖息生境得到有效恢复,生物迁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态通道基本建立,重点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全面保护,生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

  今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在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形成“1+8+N”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体系。

  “1”是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目标。《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国家2025年目标要求,进一步增设江苏特色目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高于国务院批准规模,全省生态质量指数力争超过50,变化幅度力争达到“一般变好”。

  “8”是明确8个重点工作任务方向。具体包括: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评估体系、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开发利用机制、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评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

  “N”是提出若干具体方案或措施,主要包含“一部法规、一项调查、一张网络、一份清单、一套名录、一项督察、一篇规划、一套制度、一组支撑、一个激励”。其中,“一部法规”即加快推动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研究制定,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一份清单”即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运用,加强对破坏生物多样性保护行为的监管;“一项督察”即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纳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严肃查处危害生物多样性行为;“一套制度”即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地区生产总值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评价、双考核机制,落实生态保护权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个激励”即促进资金渠道向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等重大生态工程倾斜。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上,江苏有不少创新举措。顶层设计方面,《江苏省“十四五”自然生态保护规划》是全国首个自然生态保护类的专项规划。立法研究层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正在研究制定中。生物多样性调查方面,江苏已有超过80%的县域开展了本底调查工作,每年更新记录到的物种种数。

  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手段不断更新。“我们团队研发的鸟类智能识别系统,已在洪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固定观测场站投入使用,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与AI智能学习算法,实现对鸟类的影像采集、识别、计数与种群分析。对比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可以24小时随时监测查看,而且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为快速掌握鸟类资源现状以及鸟类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有效保护、持续利用、科学管理鸟类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效伟说。(记者 吴 琼)

编辑:顾名筛
江苏首次发布生物多样性“两名录一清单”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江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