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代表委员热议总书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断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将“创新”和“人才”作为中国“强起来”的重要动力和资源,提出要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的江苏,该如何跨越关口,走好创新驱动道路,真正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连日来,出席两会的江苏代表委员展开热烈讨论。
走好创新驱动道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创新,并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表示高度赞同。
“近年来,昆山始终坚持创新第一动力,积极把握参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契机,把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作为决胜之举,增强自主创新的信心、耐心和定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效集聚资源要素,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努力使创新成为昆山的鲜明特质。”杜小刚用数据说明昆山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去年昆山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7件,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8名、“万人计划”人才5名;在全省县级市中,昆山市场主体总数率先突破25万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3%。“下一步昆山将聚合创新源头活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全力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核心区建设,加快阳澄湖科技园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创新生态链条,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科技服务,高标准建设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彰显科技创新的突出战略地位,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对江苏在新时代新起点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江苏将着力抓好创新第一动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扎实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改革试点,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平台集聚能力、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第一动力”
走创新驱动道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江苏丰富的科教资源蕴含的巨大潜力,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释放。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认为,要系统化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性。“高校、科研院所要主动与企业融通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利用知识产权入股企业建立学科型公司,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企业的创新载体也可以建在学校,实现创业在园区、创新在高校。”乔旭认为,近几年国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的政策非常开放、灵活,要解放思想、吃透政策,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表示,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校要以创新精神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挖掘潜力、激发活力。“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高端人才的引进培育政策,修订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国富说,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新的电力系统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机遇,我们还要加大创新投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南瑞集团正与国家电网公司沟通,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重点示范工程、重大项目与资质等方面争取相关支持。“我们正从特高压、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领域,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实现多项突破。”
汇聚第一资源,以人才驱动推进创新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戴元湖认为,人才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必须把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才作为能动要素,与其它发展要素有机融合,形成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机制、新增长点。“过去一年,江苏在人才引进、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新年伊始,江苏出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接下来,还要加快推进主体职称系列改革,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巩固减少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成果,开展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真正做到为人才放权松绑、激发活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而创新的基础和支撑就在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伟说,企业要创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环境和机制,视人才投入为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不惜重金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探索多元化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康缘每年用于人才培养和员工教育的经费占职工薪酬总额的4%,高达600万元。在关键岗位的人员引进和培养上,只要是企业发展紧缺的核心人才,公司会不惜代价加以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