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严惩失信的“组合拳”

08.03.2017  21:01
       

  执行中,为躲避法院执行,不少失信被执行人使尽了各种解数,隐藏财产、虚构债务、假离婚、威胁抗拒……面对“老赖”歪招百出拒不执行的众生相,江苏法院持续推动信息化查询手段围堵失信被执行人,持续推动社会多行业多部门联动机制建设,不断加大信用惩戒力度,深度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信息化手段网络查控

  查冻扣全过程只需10分钟

  网络查控,是法院围堵失信被执行人最有效的现代武器。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依靠最高人民法院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络查控系统,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查询执行案件15175件,查出有效信息26035条,最快在10分钟内就能反馈查询结果。”

  不断延伸执行查控网络的触角。2016年初,盐城滨海、大丰、东台等法院与当地农商银行及部分农村互助合作社实现了专线互联,进一步拓宽查控范围。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查控体系,在省级层面,江苏高院的金融“点对点”查询系统已覆盖省内31家商业银行,并在全国率先与省工商局建立了投资、股权信息查询、冻结和公示系统,与省公安边防总队建立了覆盖执行和审判环节的网络边控系统,与省公安厅交管局和省交通厅联合建立的车辆查控系统、与省国税局和省地税局联合建立的税务信息查控系统也即将投入使用。

  推送公布失信“黑名单”

  信用惩戒步步紧逼失信主体

  “黑名单”制度成为惩治“老赖”的有效利器。据悉,2016年江苏全省法院共向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上传被执行人信息29.99万人次,促使52279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同比增长192.42%。该名单同步推送江苏省住建厅、省工商局、人行南京分行等单位,使失信被执行人不仅申请贷款、乘坐飞机高铁受限,还被限制参加招投标、担任企业高管和股东、对外投资等,促使25812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江苏法院对特殊主体的信用惩戒不搞特殊化,要求党政机关为被执行人的一律纳入失信名单,促进了一批特殊被执行主体案件的妥善化解。

  多部门多行业联动惩戒

  挤压“老赖”生存生活空间

  2016年7月,江苏高院与45家省级机关召开联合信用惩戒联席会议,推动省委、省政府制定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意见,推进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嵌入各领域办公平台,由此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联合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最大限度挤压其生存空间,不断扩大失信惩戒措施的影响力。

  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设立金融类机构的限制措施, 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从事民商事行为的限制措施, 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行业准入的限制措施, 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重要职务的限制措施, 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享受优惠政策或荣誉的限制措施等一系列措施,让“老赖”丢不起人、出不了门、花不了钱、办不了事,促使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