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在靖江

09.05.2015  10:50

着汉服、执古礼、结发束情、共许百年盟约……5月1日,靖江首届汉文化集体婚礼在骥江路步行街广场隆重举行,30对新人踏上红毯,领略华夏传统婚仪之美,镌刻下独一无二的爱情记忆。在靖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古韵与魅力。

 

靖江有个汉服社

 

 

汉服”是汉族传统服装,主要是商周、汉代、魏晋南北朝、唐、宋、明这几个汉人王朝时期的服饰,其中部分服饰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窄袖褙子、曲裾、高腰襦裙、袄裙、短打……适用于各种场合、各种节气和时令的汉服都能在靖江汉服社里找到。随着年轻人对传统服饰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研究,靖江有了汉服社。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制汉服、穿汉服、研究汉服,全社目前拥有数百套传统汉服。

 

汉文化是指汉族的传统文化,即狭义的中华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吉凶宾军嘉五礼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为核心,汉文化也就是华夏文化。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衣为首,穿一身汉服,是对汉文化最好的追忆。

 

社员们不仅爱穿汉服,更爱制汉服。在汉服社里,有很多制衣的“能工巧匠”。“光喜爱汉服是不够的,我们在学习制作汉服的过程中能享受与传统手艺亲密接触的乐趣,在裁剪中体会到传统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社长倪文静是一位制作汉服“专家”。

 

她们复原了一种名叫“草木染”的传统染色方法,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布料上色的染色法。主要用温水浸渍花草的根、茎、叶、皮来提取染料,草木染不仅可以染出高彩度的鲜艳色,也能得到细腻的中间色,通过不同染色次数与不同色相的复染,可以染出更典雅隽永的色彩层次。

 

为了设计出新颖别致的花样,倪文静还专门到苏州拜师学艺、学习花样设计、配色、仿手绣等,有了一定基础,她再根据一些宋朝工笔画、国画大师的画作或苏绣作品进行“二次设计”,画出裁剪图纸。为了加深对汉服的了解,她还参加省内各大汉服活动、走访各地博物馆、描摹观看以还原服装全貌。

 

每逢传统节日,汉服社的社员会举办“复古”活动,重现古人过节方式。“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七夕节上,身着罗裙的姑娘们,双手合十,虔诚祈祷,为自己和家人许下美好的愿望。七夕节上吃巧果、穿巧针、放河灯……在这些仪式里,社员们知晓和感受古人的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

 

汉文化婚礼受到年轻人欢迎

 

 

 

在首届汉文化集体婚礼上,新人们先后行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结发礼、执手礼……汉代婚礼仪式简朴干净,庄严神圣。整个婚礼现场,从舞台设计、新娘新郎的穿戴以及所用道具,都经过精心设计,司仪用文言文主持。结发同枕席,生生共为友。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请夫妇结发束带。”在司仪的指示下,新郎、新娘各自象征性地从对方头上剪下一缕头发,放入袋中,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这样的仪式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万千情意。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向往的“天地人融合”哲学思想,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

 

参加汉文化集体婚礼的新郎朱先生说,执礼官说到“百善孝为先”时,那一刻,他特别感谢父母养育的不易。新娘小李说,行解缨结发礼,让她理解夫妻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含义。

 

中国传统婚姻仪式,新人行三拜大礼,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婚礼仪式上,这样的三拜大礼只有在古装电视剧里才能看见,市民对此并不陌生,但这究竟代表了怎样的含义呢?靖江民俗专家黄靖认为,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必须通过种种仪式来体现婚姻的庄严、隆重和神圣。拜天地、拜父母和夫妻对拜,表现了汉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父母的孝道、对丈夫和妻子的尊敬,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孝悌和长幼有序的理念。

 

江苏省婚庆行业协会副会长、南通大学婚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葛锦祥是此次汉文化集体婚礼的技术指导兼策划,他说,汉文化婚礼以弘扬汉文化、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宗旨,有助于让年轻人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品味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学热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忆

 

汉文化兴起的背后,是当下渐渐升温的国学热。一大批国学栏目办成了名牌,推出了一大批学术明星,私塾再现江湖,汉服爱好者成立了协会,修谱潮流暗涌,家规家训重新拾起……这些,都在向公众传递一个信息:对中国典籍的整理、诠释以及研究,应该是中国人之学问根本,探讨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源由,用国学来探寻我们民族精神、人民性格等等问题。

 

那么,在靖江除了汉服婚礼、汉服社,还有些什么活动或载体,能够让我们重温汉文化的魅力呢?

 

靖江国学经典亲子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由家长带着孩子参与各种游戏或者游学,朗读《读经规范》《三字经》《老子》《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带动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射礼”是中国古代传统“六艺”之一,也是专属于汉民族的传统礼仪,是服饰与运动的完美结合。在古代,射礼是为了选拔优秀士子而举行的活动,以检验儒子们的风度、身形、力量等等,汉服社将其演变成一种让现代人感受传统文化的活动形式。“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射箭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何不把二者进行结合,达到更好地‘复古’效果?”汉服社的缪强是位弓箭爱好者,他将想法和社员们交流后,得到大家呼应。

 

在绿草如茵的射箭场,社员们揖让而升、挟弓并立,舒展衣袖,引弓而发。再现“射礼”,其中有道德的教化、有礼乐的熏陶,更有体育的锤炼和竞争的引导。

 

靖江《巢氏(敬诚堂)宗谱》上有记载:吃用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家中金银堆成山,坐吃山空海也干——巢维绪谆言;孩子是根杨柳枝,栽培方法最重要。扶直是个栋梁材,扶歪是个废物料——巢永宁谆言……大部分家谱,都有对家风、家规的书写,那些字斟句酌的语句,饱含着先人对后辈德行学问、为人处世的约束和教诲。中国人将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家规家训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靖江民俗专家黄靖认为,近代以来,西风东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一些冲击。这些弘扬国学的活动,能够唤起年轻一代对文化的追忆,对文化的寻根和认同。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传统文化的色彩,这是我们应该有的对历史的尊重,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