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激活社会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
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国构建的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力量已经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生力军,表现为参与意愿强烈、投入力量大、精准扶贫方式多元、覆盖范围广泛。
今年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结合基金会开展公益扶贫项目的经验,分享他关于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独到见解。
扶贫即扶人
社会组织成为精准扶贫的助攻力量
记者:当前,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逐渐高涨,在您看来,社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主要优势有哪些?
李晓林:改革开放后,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这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扶贫主攻力量,主要是落实“普惠”问题,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助攻力量,解决“特惠”问题。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其中,社会组织在教育、医疗、大病救助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优秀的品牌积累、成熟的项目模式等优势,不但可以把集约化扶贫和精准救助相结合,还可以创新“互联网+”等扶贫模式,培育更多优秀的基层社会组织,可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在参与扶贫开发中,面临着哪些困境?
李晓林:截至2016年6月,我国基金会的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社会组织超过66万个。但是,大部分社会捐赠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公募基金会,而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基层还有不少的社会组织举步维艰。而我国贫困人群多分散在农村或是边远山村,对其进行帮扶的成本高、难度大,并且存在信息不通畅、不对称等困难。
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战,最大的困难在于资金、资源、需求、信息不对称,很难形成合力,无法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精准受益。同时,还存在着组织动员不够、扶贫碎片化、政策支持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记者:您认为,应当如何破除这些障碍,让社会力量可以安心扶贫呢?
李晓林:我认为,扶贫即扶人。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中,主要是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等,破解精准扶贫障碍,必须要有精准真实的信息源。社会组织可以与当地扶贫办、民政局等部门沟通,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根据其不同致贫原因进行精准帮扶。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精准扶贫方面的信息、募款等优势,开展精准化救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积聚资源的功能作用,动员社会力量,聚合扶贫信息,形成公益扶贫的聚合效应和规模效益。此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工作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造血式”扶贫
发挥资源优势创 新扶贫方式
记者: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长期参与扶贫开发,在官网上所列的多达数十个扶贫项目中,涵盖了医疗救助、赈灾救灾、教育助学等民生的多个方面。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扶贫项目是如何确定扶贫对象、扶贫方式和扶贫范围的?
李晓林: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将医疗扶贫、健康扶贫、赈灾救灾、教育助学等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针对不同的致贫群体,实施集约化扶贫和精准化救助。
首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始终将贫困地区作为扶贫重点。比如“思源救护”向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捐赠救护车、每县至少捐赠3辆,并将于2017年覆盖全部国贫县。其次,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始终将贫困群众作为扶贫核心。在开展扶贫项目时,受助者必须是当地贫困人口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最低生活标准,并需由村委会、居委会或民政局开具贫困证明,核实其贫困程度和原因。最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在立项扶贫项目时,原则上尊重捐赠人意愿,但也强调扶贫的宗旨,建议和要求爱心企业及人士,优先考虑资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
记者:扶贫开发不是“一次性”的捐赠救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依据您的经验,在扶贫开发项目设立实施后,如何取得长期有效的扶贫效果呢?
李晓林:这就是我们重点开展的“造血式”扶贫项目,利用贫困地区的资源、发挥贫困群众的聪明才智,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造血式”扶贫项目若要实现长期扶贫效果,首先必须得扎根基层、长期跟踪;其次需要加以引导、有效配套;最后是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比如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开展的“思源沼气”项目,直接扶贫目标是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能源问题,由于民建中央在贵州黔西扎根扶贫,以此项目促进当地封山育林,并引导当地开展旅游产业,还推荐企业前去投资,最后实现“造血式”扶贫。当地百姓要么办农家乐,要么就近工作,可以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最近有个案例特别好,湖南一个山区利用直播技术销售冰糖橙,一次就卖了8万斤,这就是互联网技术与扶贫结合的效果。
记者:在精准扶贫中,执行人员是关键因素。以基金会为例,如何培养人才,更好地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呢?
李晓林:社会组织在培养人才方面,需以脱贫攻坚战为契机。一是以理想感染人才,培养工作人员对扶贫事业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吸纳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二是以事业发展人才,让人才跟着社会组织一同发展,形成强大的机构凝聚力、向心力。三是以专业造就人才,定期提供专业培训,让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成为专业人才。四是提高待遇留住人才,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待遇,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