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月萍:最早“寻找证据的人”

04.12.2014  12:45

对于一名女性而言,50岁已不是创业干事的最佳时段,但段月萍却在这样的年龄,开始事业二次“转型”,这一干,又是31个春秋。

为纪念馆搜集南京大屠杀史料;组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调查;接待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创始人”之一,段月萍开启了诸多“第一次”。81岁的她至今仍在为此操劳。

为抗议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将南京大屠杀事件铭刻在国人记忆中,1983年底,南京市成立了“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宜。50岁的段月萍与另外两人一起组成了办公室“三人小组”。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国内学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鲜有涉及。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负责史料搜集的段月萍只能每天往返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图书馆,找出了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档案史料120多种,共计550万字,图片照片200多张。

如今,纪念馆的馆藏史料、文物丰富了,但段月萍当年搜集的史料至今仍是展陈核心内容。

活证据”也很重要。建馆前,段月萍主持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普查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他们设计了登记表格,以亲身受害、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为取舍标准,经过一遍遍筛查,确定了1200多名幸存者。正是这次普查,唐广普、刘永新、李秀英、夏淑琴等一批重要历史见证人被发现。

最激动的事便是幸存者的口述证言与档案记载全部吻合。”尽管30年过去了,但段月萍对幸存者的经历与证言依然记忆犹新,“口述与档案互相佐证,这充分证明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真实性。

令段月萍心痛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幸存者不断老去,当初的1200多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

在纪念馆担任副馆长期间,段月萍接待了众多的日本人,他们中有进步学者、大中小学教师、普通市民,还有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从当初的不认同到逐步了解,段月萍与很多坚持正义的日本友人成了好朋友。

1985年纪念馆开馆后,不断有日本人前来参观,有时一天就要接待两三批。“接待时站得时间太长,腿都直不起来。”段月萍说。

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接待东史郎。回忆起1987年12月与东史郎的第一次见面,段月萍说,从表面看,他满头黑发,脸色红润,两眼炯炯有神,不像已是75岁的老人,但他面部表情忧郁,心事重重。为什么会如此?他后来告诉我:“50年前的今天,此时此刻,我们的部队正由中山门入城,对南京进行扫荡。此时,我心里很难受,我对不起南京人民。这是我战后第一次到中国来,我做了许多对不起南京人民的事,火车越接近南京,我内心越是感到恐慌,我怕南京人民恨我这个东洋鬼子。

说实话,起初与东史郎接触我心里是有障碍的,毕竟他的双手沾满了南京人的鲜血.”段月萍说,但随着接触的深入,发现他诚心忏悔,特别是在80岁高龄之后,他仍不屈服于日本右翼势力的压力,不怕围攻、谩骂和威胁,受到不公正判决后仍不屈服,这让很多南京人从心底原谅了他。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