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民政局积极保护珍贵老地名 传承历史留住乡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儿时与小伙伴嬉戏的小巷、上学步行经过的小桥,这些很多都已只存在于回忆中,同时伴随消失的还有一个个老地名。
多年来,作为地名主管部门的武进区民政局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老地名,常州市地名文化委员会、前黄镇运村社区南杨桥古文化研究会等不少社会组织也在积极行动,自发做好老地名的搜集整理工作,武进老地名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老地名:承载历史 城市的活化石
“新地名像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地冒出来,被取而代之的老地名从此就淡出人们的视线。”谈到老地名的消失,区民政局地名办工作人员蒋立群无比伤感,他说道,老地名的消失就是乡愁的淡化,是历史的断裂,更是文化的失落。
自季札被封延陵算起,武进的第一个地名“延陵”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而从公元234年东吴大帝改丹徒为武进算起,“武进”这一地名距今也有了1700多年的历史。淹城、拦马河、摇头岸、望郎桥、青龙桥……这些老地名特色鲜明、形神兼备,其背后大多有着历史考证或者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阖闾城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蒋立群告诉记者,2500多年前,吴国国君阖闾曾命大将伍子胥建造都城,名“阖闾城”,但紧随而来的一场吴越争霸战却让阖闾命丧黄泉,唯有阖闾城遗址残存至今,为此,2010年4月,武进区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阖闾城村委,而往东紧挨着阖闾城村委的,是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阖闾村委。
“阖闾城村”有幸得以保存,但其他一些同样承载了武进珍贵记忆的老地名却随着城市的变迁早已消亡,如白塔塘桥、南寨桥、兰雪祠等,还有近几年消失的古迹,如和尚塘桥、东洋桥、王嘉大故居等。
“地名就像一个城市的活化石,承载的是那个年代留给后人的历史。”蒋立群说道。
地名保护:政府主导 社会团体齐出力
面对部分老地名消失的现状,武进的民政部门早已认识到老地名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实施保护工作。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武进就编撰有《武进县地名录》,在当时全省七十多部县(市)地名录中质量是公认的最好的一部。
“对于那些有着历史文化传统、老百姓又普遍认可的老地名,我们都尽量进行保护。”蒋立群告诉记者,一方面将部分历史文化价值较大的老地名(古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实现法律保护,另一方面是在武进旧城改造中适当使用本地已经消失的老地名,让老地名重新“复活”,此外在进行新城市建设时也尽量避开老地名老建筑,避免人为破坏,完善定期巡视修缮机制,避免自然损坏,“还有一批民间团体、喜爱地名文化的人,自发地对武进的地名文化进行挖掘,对于我们的地名保护工作给了很大帮助。”
孙晓锋就是其中一个。他出生并生活在武进,因对地名文化有着不一般的感情,近年来一直潜心于地名文化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常州地名故事》、《武进地名故事》、武进历史文化丛书之《古迹纵览》等3部地名著作,而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家乡的地名故事,他花了两年多时间,跑遍了家乡的角角落落,嘉泽、南夏墅、杨桥等众多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小巷、老街,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
“现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一些老地名被现代化的名字取而代之,觉得很可惜,算是为家乡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2010年,孙晓锋和身边聚集的几十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立了“常州市地名文化委员会”,他被推选为会长。这几年,他和他的团队几乎走遍家乡各个角落,绘制出了武进各镇及中心城区地图,梳理老地名,为新地名命名出谋划策。
地名普查:记录变迁 寻找遗失的乡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地名的由来并不被当地群众所熟知,被问及后的回答无非是“武进因何得名,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呢,回去要补习下历史知识了”、“为什么叫淹城,应该背后有个历史故事吧,具体我不太清楚”、“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礼嘉人,但我只知道名字,至于为什么,还真不清楚”……
蒋立群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开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活动就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在
在地名普查过程中,不仅要查清各个地区的名称,更要把地名的内涵、故事、来历完整的记录下来,“通过地名普查工作,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他们熟知那些地名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此次地名普查时间跨度大,普查内容广,信息含量多,主要是为了查清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实现地名普查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我觉得地名普查很有意义,因为城市中的道路、里弄、寺庙、作坊、小巷等名称中的老地名,这些都是城市发展变迁的刻痕印记,是历史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凭证作用。”在湖塘镇居住了几十年的陈林对马上要进行的地名普查工作赞不绝口。
在外企上班的李星则表示,对从小就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地名就是对家乡的记忆,“有些很多年前离开故乡的人,现在想要找回当年的记忆,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一些熟悉的老房子和街巷变了,地名变了就找不到了,地名普查或多或少能够帮助他们找回久违的记忆,留住儿时家乡的味道。”
据蒋立群介绍,此次地名普查将以2014年12月31日作为普查节点,补充查清在这之前变更、新增的地名,并从1月1日起进入全面普查阶段。在此过程中,还将促进地名普查成果应用,建立区划地名管理服务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