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步伐 江苏无锡智能制造频传佳音

17.06.2015  17:50
      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传统制造企业如何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有效实现质的提升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世纪80年代曾是全国乡镇企业发祥地的江苏省无锡市,众多转制改制的民营工业企业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中频频传出佳音。它向企业界昭示:智能制造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新苗破土
  前几年,无锡就出现了一批率先尝鲜的“吃螃蟹者”。在华光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我们见到一个机器人“搬运工”正在送货,上下电梯、装卸货物,整个过程相当流畅。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薄可晨介绍,公司两年前就开始启动智能制造,如今公司共有135台机器人负责焊接、喷涂、组装等重要生产流程,“基本上80%的生产线已实现了自动化。
  最近在无锡市滨湖区胡埭工业园举行的中国智能工厂建设成果展示会上,我们又见到了另一番智能制造的场景: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工厂设备比人多,偌大的仓库里的货架、叉车、传输系统,却只有一个员工,还坐在笔记本电脑面前;制造车间里有机器人、机械手、传送机械,却只有两三个员工,查看着电子屏上的参数。
  “机器换人”是在经济负重爬坡的形势下“”出来的。拥有近万家企业、95%是传统企业的无锡市惠山区,更是面临着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内忧外患”。按区委书记吴仲林的说法是“发展中的新问题要用新思维去解决”,所以,早在两年前,惠山区就开始推智能制造。据最近对全区亿元企业和骨干企业的调查,35%实现了全部或部分智能生产。
  成效初显
  将企业从高企的用工成本中解脱出来,是智能化生产最显性的成效。以华光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原先劳动力成本一年需开支上亿元,如今一台机器人至少替代4个劳动力,必要时,24小时连轴转都不是问题。尤其是像冲压生产这样的“高危险”工种免去了事故的风险。去年,华光部件销售17亿元,人员减少80%,劳动力成本压缩5000多万元,业绩增长20%。
  无锡市经信委人士透露说,2002年至今,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4倍,这意味着企业现在的4亿元利润和之前的1亿元利润差不多。用“机器红利”替代“人口红利”,这本账企业家算得很愉快。
  智能制造形成的自动化生产线,不仅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和改善了人力操作的不稳定性,而且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拥有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原本的模具设计开发、制造以及机器人焊接等环节都各自独立,“一个模具从开发到最后成品需要经过不同的多条生产线,很耗费工时。”引进业界中最先进的全套智能管理生产体系后,各环节整合至一条生产线,这使“柔性制造”变成现实:根据客户需要,预先输入数据,焊接与后期表面处理时根据指令制造出不同参数的样品供客户选择。该公司预计今年产量可达5000万件,实现年销售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1%。
  尚存瓶颈
  无锡的智能制造虽早于周边及全国其他城市,但还只是“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前不久,江苏省有关部门组织示范智能车间申报,该市经信委甄选了11个企业的车间向上推送。但相关人士坦言,按照省里对智能车间的两个“70%”的定义——车间内70%的装备是智能装备,70%的装备实现联网,无锡符合条件的还为数不多。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智能制造还仅仅局限于一条生产线而已。
  该市惠山区经信局一份调查显示,全区8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中80%都适合进行智能化制造的改造,两年来智能制造虽说雏形初现,但推进当中的个中滋味让他们感到了一定的难度,投资成本高、人才匮乏、融资渠道单一、技术薄弱等,都是企业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初期资金投入比较大,投资成本回收周期长,是开展装备智能化改造的最大障碍。
  政策再发力
  “企业始终是主体,企业的自责自愿是推动智能制造的无穷动力,”市经信委产业投资处负责人表示,政府需要做的是在营造氛围、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上下功夫。
  政策聚焦,进一步发挥导向性作用。该市经信委目前正在梳理现有的政策,向智能装备改造倾斜;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无锡制造2025”等行动计划也正在酝酿,力争在项目融资、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
  该市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江阴、惠山等板块也各自制订了相关的行动计划。惠山区今年完成至少10亿元智能装备投入,带动30亿元其他投资,实现认定30条智能示范生产线,形成至少15个智能示范车间和两家智能示范工厂。“这是一块必须要啃的硬骨头”,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分行业树立示范企业,将起到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企业感受并投身进来。“尽管和国外的工业4.0比起来有很大差距,但一步步去做,总能把差距一步步缩短拉近,创造出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