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一亩三分地的悲欣录
一亩三分地的悲欣录
制作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检察院
讲述人:蔡方帅 江都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以这种方式,与阔别二十多年的土地发生联系。那是一个周六,在控申接待室值班的我忽然听到一阵哭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大娘坐在马路牙子上伤心哭泣。她叫孙桂芹,今年76岁,是一位普通农民。让她伤心落泪的,是曾经跟随她半辈子的一亩三分地。
依靠这片土地,孙桂芹和丈夫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20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进城务了工,孙桂芹的儿子和儿媳也去了南京,女儿工作繁忙,家中只剩下念书的孙子和老两口相伴度日。2007年,老伴突发疾病,无法劳作,孙桂芹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不久,她自己也患上了食道癌。无奈之下,孙桂芹夫妇将一亩三分地交由邻居老张代为耕种。2017年,小孙子顺利考上了大学,孙桂芹的时间和精力空了下来,便想拿回那一亩三分地,自己耕作补贴家用。但当孙桂芹来到自家地里,却发现平时很少打交道的村邻大贾正在翻挖收割后的稻茬。“老张春上死了,地没人管,现在我种了,就是我的地!”面对孙桂芹的讨要,大贾不认账。
孙桂芹两口子清楚,仅凭他们两把老骨头是对付不了大贾的。孙桂芹找到村委会主任老余,老余建议上法院讨个理。从没打过官司的孙桂芹,只得等孙子放寒假请律师写了诉状,将大贾告上了镇法庭。
2019年春节后,法庭宣判:“政府向孙桂芹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大贾拒绝返还,阻碍了孙桂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使。判令于2019年度下半季农作物收割完毕后三日内,将一亩三分田归还给孙桂芹夫妇。”大贾不服,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孙桂芹和老伴长舒了一口气。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孙桂芹的孙子在放假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儿媳由于无法待在让人伤心的家中,而与儿子分了手。
听完孙桂芹的诉说,我有好一阵子感到心口堵得慌。我也是农民的儿子,那浸透着汗水的泥土清香,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
“婶,你放心,这事儿我们管。”墙上的时钟指向了中午12点,我领着孙桂芹到隔壁小饭店,给她点了一份热乎乎的饭菜,又另外打包了一份,让她带给老伴,同时让她安心回家等消息。
两天后的周一下午,我和科室领导、分管检察长来到了孙桂芹所在的村委会。见到老余,我们开门见山道:“今天我们来,是希望大贾能够主动履行判决,归还孙桂芹的那一亩三分地。”
老余面露难色:“大贾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刺儿头,好多事情都跟村里拧着干。他白天在外跑车,晚上我去他家,再做做工作,回头给你们答复。”
四天后,老余无奈地来到检察院,说大贾扯着二轮土地承包分配不公的蛮理,死活不肯交地。
“他扯蛮理,我们就用公理来对付他。到村里去,举行公开听证,让大家评评理!”我说着就拿起了电话。
第二天晚上,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我和同事、司法局指派的律师、镇农经办主任、村委会主任老余、村民小组组长老丁,还有孙桂芹、大贾,都坐在了一块儿。
“二轮土地承包分配时,村里给我少分了地,现在这一亩三分地是对我的补偿!”没等别人开口,大贾“噌”地站起来,大声嚷道。
“坐下说。”我冲他按按手,大贾不情愿地将屁股落回椅子上。
“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和你自认为的二轮土地承包分配不公是两码事,不要混为一谈。”律师随即解释。
大贾鼓着腮帮,蹦出一句话:“还地可以,我每年支出的水利等一系列费用,你们得给我算清楚!”
“我这边记着每户的账呢,跑不了。”老丁拍拍手里的账本。
大贾的腮帮终于瘪了下去,在众人的一致意见下,他当场签字承诺归还孙桂芹那一亩三分地。
这年的金秋,在大地上停驻得格外长久和浓烈。孙桂芹家的田地里,新种的庄稼在几株银杏的映衬下,仿若燃烧的波浪。我和同事再次来到孙桂芹家,送去了2万元司法救助金。并会同相关部门,对这个家庭进行长效帮扶。
“农民的好日子,就是乡村的好未来。”
我站在田埂上,深深呼吸着这泥土的气息。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