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在苏故居确定为庙堂巷16号
苏报记者经过多方求证,找到权威证据,证实杨绛先生在苏州的故居是庙堂巷16号。1965年8月24日的《苏州市公管房屋登记表》显示,庙堂巷16号原产权人是杨绛的妹妹杨必。
地方志上
两种说法各有道理
26日苏报《苏州,杨绛生命中的重要驿站》一文提到,杨绛文章里说,杨家曾买下苏州庙堂巷的“一文厅”,并改称“安徐堂”,杨绛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围绕“安徐堂”或者说“一文厅”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社会上形成了庙堂巷16号和22号两种说法。
记者在庙堂巷16号看到,市文物局所立的蓝色牌子上写的是“忠仁祠”,还说该祠堂祭祀明代忠臣徐如珂;徐如珂的故居俗称“一文厅”。但牌子并未说清“忠仁祠”是否就在“一文厅”的位置上。56岁的宅内居民马国喜介绍,他们家是新中国成立后搬进来的,也没听说过这座宅子就是“一文厅”或“安徐堂”,没看到过写有“安徐堂”的匾额,外界的说法不知依据何在。
文史专家徐刚毅查阅了民国《吴县志》后发现,该志对“忠仁祠”和“一文厅”关系的记载是前后矛盾的。其中,卷三十三“坛庙祠宇”引用明末张国维的《忠仁祠碑》碑文说,忠仁祠“卜址于公居地之东”,照这样看,“一文厅”应该在忠仁祠的西面,而庙堂巷22号就在忠仁祠的西面;但卷三十九上“第宅园林”部分又说徐如珂的宅子“在庙堂巷,后为忠仁祠”,意思是,忠仁祠就是徐如珂的宅子演变而来的。
徐刚毅说,照这样看,杨绛故居是庙堂巷16号或22号的说法似乎都有道理。
多方求证
房产档案给出答案
记者近日多方奔走,先后寻访了10多位庙堂巷和邻近街巷的居民,采访了近10位研究人员,得到的答案还是两种说法都有。
昨天下午,在苏州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唐小祥的帮助下,记者终于找到了答案。
唐小祥出示了两份相关房产档案。一份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土地所有权登记声请书”,“业主姓名”栏登记的是“杨必”,也就是杨绛妹妹的名字;“年龄”栏填的是40(岁),按杨必生于1922年算,这个年龄显然不对,唐小祥对此解释,当时出于某些原因,比如登记的人没有核实等,上面的年龄未必是实际年龄,这种情况很常见。
此外,该声请书“面积”栏填的是“叁亩柒分玖厘陆毫”;“情形”栏填的是“中式楼房四间,平(房)廿四间”;“所有权来历”栏填的是“祖遗”;“坐落”栏填的是“庙堂巷七十一号”。唐小祥介绍,当时的门牌号是从西向东排的,而新中国成立后是从东向西排的,所以出现了门牌号不同的情况。
另一份档案是1965年8月24日的《苏州市公管房屋登记表》,当时的房屋坐落已经是“庙堂巷16号”,原产权人姓名栏写的还是“杨必”,房屋自然间数为55(间),建筑面积为1183.10(平方米)。而今天的庙堂巷16号格局,也与该登记表附录的庙堂巷16号《房屋平面图》基本一致,只是沿巷子的平房已被翻建为五层公寓,北面的空地也搭建了部分房屋。
“凭这两份档案,可以肯定如今的庙堂巷16号就是杨绛家的房产”,唐小祥说。
热心读者丁蘖建议,应尽快给庙堂巷16号钉上“杨绛故居”或“杨荫杭故居”的标志牌,还可以考虑修复与该宅相邻的袖珍古典园林“壶园”。丁蘖同时认为,依据民间传说而挂上去的庙堂巷22号“杨荫榆故居”木牌应尽快拿掉,以免误导群众。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