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杨如新专业普法30年(图)

06.07.2017  19:44

 

泰州市海陵区法治宣传战线上有这样一位老同志,他参加了从“一五”迈进“七五”的整个历程,在普法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30年,树立了良好的普法带头人形象,他就是老党员,杨如新同志。30多个寒来暑往,杨如新始终默默奉献在基层普法第一线,他的脚步见证了海陵普法的历程,他不断攀援的道路就是海陵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前行的道路。

从一个人到两千人

30多年前,“一五”普法刚起步,司法局宣教科也刚成立,刚转业回来30出头的小杨成了法治宣传科的唯一一个兵。但这难不了头脑活络的小杨,他开始招兵买马,广招人才,那个时候还不时兴志愿者,但是小杨愣是发挥他能说会道的本事,组织了局里的干部组成专业普法队,“忽悠”能歌善舞的老大妈们组成法治文艺队,动员兄弟单位的同志组成青少年学生普法团,那也是法治副校长团队的“前奏”,海陵区法治文艺的“雏形”就这样一点点儿起来了。“小杨”慢慢地变成了“老杨”,头衔也越来越多,海陵普法讲师团团长、法治副校长、法治文艺队队长等七八个社会职务,有人说他做官了,他说:“这样的官衔多一点才好,这样可以影响更多的人”,正是他的一点点儿努力,在他的带领下,海陵区宣教科走出了很多普法的先进典型,5人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岗位,数十人获评国家、省、市、区各级荣誉,科室从建制初始的1个人,变成现在的4个人,也正是如此,这才有了中央媒体宣传报道的《青少年带法回家二十年》的经验宣传,才会有了海陵“老娘舅”调解员、法治副校长、执法人员、“超级女生”法治演讲团、大学生村官等两千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才有了现在海陵区从“一五”到“六五”都被评为省普法先进区的辉煌荣誉。

从一本书到一百万册书

杨如新刚到宣教科时,领导给了他一本法律汇编,说 “走,我们一起去普法吧”。他自己回忆说:“作为一个非法律专业学生,心中很忐忑。”然而,现实倒逼着进步,“一五”普法刚开始时,面临普法教材紧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怎么来普法,是老杨首先考虑到的问题,尽管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也没干过这行,但他自有妙招,他找来文化部门的同志,进行二次创作,能用案例的不用条文,能用图画的不用文字,能用大白话的不用书面语,一个个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三句半、小品、相声、打油诗诞生了,由他创作的普法歌曲、诗歌、案例等多种普法资料和法治文化作品达到了45万字;他又对普法讲义进行收集汇总,30年来共计104册110余万字,每个字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手写而来,这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刻苦学习的时光,是无数心血的累计,有同事佩服他在法律方面的“百事通”,他说:在石头上坐上三年,石头也会发热。

从“一人堂”到几十万人次的讲座

和老杨早期一起共事过的同事都曾经上过他的“一人堂”,老杨为了确保群众法治课的课堂效果,他拿了局里同事“开练”,请大家依次听课并给予意见。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经常放飞自我”。现在老杨上课都是脱稿,连续讲三个小时,都不带打楞的,关键下面的听众还听的津津有味,30年来,他累计讲授法治课4200余场,听众达32万余人。他还是司法局电话最多的人,因为每次法律咨询讲座,他都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群众,方便他们随时咨询,同事们开玩笑地说:“知心大叔,魅力不小!”30年来,他开展法律咨询,调处各类纠纷近万起,先后接待群众近14万人次,他将前来咨询的群众都一一记录在自己的小本上,拿起来都有厚厚几十本,不管咨询的时间有多长,咨询的问题有多难,在他的脸上,你都不会看到一丝不耐烦,他说:“来咨询的,都是遇到了难事,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现在,老杨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但他还坚持工作在法治宣传的工作岗位上,依然活跃在法治副校长的讲台上,奋战在法律咨询的第一线,并且也是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的“两最”法治义工,最热心:每周坚持值班,风雨无阻,最热门:经常门还没开,门口就已经有群众等着要咨询他问题。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这么拼命,他只说了四个字:因为热爱 ,不仅仅是30年来已经渗透到骨髓中的对普法工作的虔诚和热爱,也是一种对普通群众的深深的关心和爱,他说:“一天不接几个咨询电话,都不习惯了。

杨如新就这样在普法工作中,一干就是30年,就这样一直将“普法之树常青”的坚定信念刻在了自己的心里,落到了实处,成为了海陵普法的一棵“不老松”。

 



 
【党员风采】法治宣传战线上的拼命张三郎(图)
  张广志,一名特殊的法治宣传战线上的老兵,司法厅
2017普法惠民环省行活动在赣榆启动
    由省司法厅、省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司法厅
观点丨泰兴市检察官:室外空调安装员坠亡,谁之责?
自刑法修正案(六)将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放宽到从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