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动动嘴”,大事小事不跑腿
中国江苏网11月26日讯 出门刚溜达一会,回家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放在桌上,83岁侯国芳老人惊奇不已,怀疑遇到了“田螺姑娘”。这是17日发生在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黄栗墅自然村的一幕。
老人半天才想起来,前几天家里来了志愿者,问他生活有啥困难。老人说其他都好,就是腿脚有问题,拄着拐杖买菜不方便。没想到,他只“动动嘴”,就有好心人来跑腿。现实中的“田螺姑娘”是男儿身,叫王存兵,他是古泉社区“萤火虫”志愿服务队队长。“社区把老年志愿队、青年服务队、党员服务岗合并成‘为民服务联社’,志愿者有416人。甭管啥事,村民只要打个电话,我们来跑腿。”王存兵说,取名“萤火虫”,就是要每个人发光发热,照亮你我他。
92岁的坟头村民桂双英,长期肢体残疾,却一直没办上残疾证。为啥?怕跑!按照规范程序,申办残疾证,要先到医院开证明,再去社区填申请,接着跑街道残联录入信息,最后还要到医院鉴定……想到这一套冗长流程,老人家就泄气。今年8月她打了个电话给“萤火虫”,不到一星期家里来了一群人,社区、医院、街道、区残联都到齐,现场办公。9月,办好的残疾证送到她手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最愁的还是办事难。宅基地报批、土地流转、医保报销等等,因为不懂流程,跑了一趟又一趟,都不一定能办成。现在党员和志愿者跑腿代办,随叫随到,村里人办个事比城里还方便。”古泉社区党总支书记谌翠红说,百姓办事容易了,怨言就少了,满意度就提高了,这就是最明显变化。
不但办琐事、家常事,还帮办急愁难事。外来户孙微微一提起“萤火虫”就竖大拇指。今年6月,南京地区遭遇暴雨袭击。他承包的草莓地位于河西村和坟头村交界处,地势低洼。三路客水迅速压境,种植地汪洋一片,他被困地头,水已及膝,四周道路全被淹没。危急时刻,孙微微拨通“萤火虫”电话,不到10分钟,党员志愿者许广才就带领队友拿着救生圈赶来,这才顺利脱险。
在社区干部眼中,“萤火虫”不光是居民跑腿人,还是社区好帮手。在黄栗墅村中央,有个水塘臭了好多年。村里一直想清淤,但塘边村民一直不同意。两难之际,村里老党员出马,挨家挨户上门谈心,思想工作做通了,水塘很快完成清淤,如今已改造成一处水景小广场,村民个个都夸赞。
街道村居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办事跑腿有党员志愿者代理……村民办事不再难,这是全市乃至全省农村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尤其是2013年以来,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取消台账考核,让社区工作者腾出更多精力服务居民。无论是“萤火虫”,还是“代办制”,各种创新工作方法殊途同归——让老百姓办事更容易,生活更便利。
“‘十三五’规划强调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基层提出更高要求:便民服务永无止境。”汤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江峰介绍,当下正推行“全科社工”模式,一名社工能办75项业务,加上遍布各社区的“580(我帮您)”志愿服务队,“未来村民办事啊,不要太方便!”
本报记者王世停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