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达沃斯论坛展现中国信心决心和真心
1月2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全会发表特别致辞并回答提问。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时隔5年,李克强再访瑞士。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并发表题为《维护和平稳定,推动结构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特别致辞,阐述在世界经济进入新局势之时,中国经济如何进入新常态。
李克强表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也孕育希望,需要探讨应对全球新局势的新思路。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主张要维护和平稳定,有效和公认的国际秩序必须维护而不是打破,否则繁荣发展无从谈起。
1月22日下午,前驻瑞士大使董津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作客中国政府网,解读李克强出席“达沃斯经济论坛”背后的意义。阮宗泽认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可以总结为“三心”。一是要传递中国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本身发展的信心;二是传递中国自身深化改革的决心;三是传递中国和国际社会携手合作的真心。
新年首访里的“世界好声音”
世界媒体常称“中国声音”为“世界强音”,阮宗泽认为“强”这个字一语双关。“一是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还是很大,中国现在的声音也比五年前更高、更有分量,本身就是一个强音,所以我们说话大家都要听;另一个‘强’是跟我们总理的名字挂在一起,就像‘克强经济学’,向世界传递一种信息。”
在董津义看来“世界强音”这一词略显“财大气粗”,比起“世界强音”,“中国声音”更应该是“世界好声音”。
本届达沃斯上毫不缺少“世界好声音”,李克强在主旨讲演中表示“面对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国主张要推动开放创新,各国在根据国情制定自身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反对保护主义,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社会应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形成全球创新合力,打造全球价值链,迎接新科技革命到来,培育世界发展新动能。”
董津义分析,本次达沃斯年会的主题是“全球新局势”,李克强向国际社会阐述的是“中国新常态”,主旨演讲的通篇都在描绘携手应对当前的形式,如果组成一幅对联,那么“同舟共济”可以说是“全球新局势、中国新常态”的横批。
董津义认为,过去五年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力量的增加、中国作用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声音不断响亮。“也就是说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增强,它在国际事务当中的话语权在提高,与此同时,中国的外交也是开拓进取、积极有为,所以我们要对当前很多国际形势、国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恰恰是在新形势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除了表现中国气派 也欢迎别的国家搭我们的便车
李克强总理在描述国内经济形势的时候表示,“中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开启双引擎。”很快,“双引擎”成为了热门词汇。“他讲的这个‘双引擎’实际上就是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作用。”阮宗泽表示,中国的经济可以说经历了比较痛苦的转型,随着改革开放,从过去相当计划性的经济向市场性的经济过渡,在这个过渡期政府和市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次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尤其强调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讲是应该做的事情,“要和国际进一步接轨,增加经济的可持续性,增强发展质量,那么就要让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李总理在世界经济年会上释放这样的信号,我觉得会增加世界对中国经济转型更深入的了解。”阮宗泽表示,现在讲世界关注中国,实际上是各国在关注自己的命运,关注中国的转型中他们能寻找的机遇。
阮宗泽认为,李总理这次到达沃斯,借助多边平台发出中国声音,亲自做这样一个演说,亲自搞这么多的对话,其实是在传递一种信心,“这个信心就是说,虽然我们的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减速,但是减速不减质,实际上我们是在减速增质,在提高质量。有好的质量,才能去拼、去赢!”
同时,“我们除了表现中国气派,也欢迎别的国家搭我们的便车,今天中国所做的就是让大家一起来启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快车。”阮宗泽补充道。
“李克强总理所阐释出来的这一系列措施,一系列改革的方向,提供的都是合作的机遇。”前驻瑞士大使董津义表示,李总理在讲话中也体现了我们的增长是包容的增长,我们主张合作共赢,特别是在和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们的对话当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
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与李总理对话时一共提了四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中国进一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为中国做一些什么?”“来自全球工商企业界的代表如何帮助中国实现碳排放的承诺?”……董津义说,“他们问我能帮你做什么?你能给我什么?实际上就是问我们要一起合作做些什么。”
李总理对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提的四个问题都进行了具体的回答。无论是在深化改革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李总理都讲得很清楚。阮宗泽认为,“这些代表的观察非常敏锐,‘我们能为中国做什么’这种问法是很讲外交艺术的。实际上他们是想从中国的发展当中获取自己的机遇。通过李总理的阐述,他们可以寻找合作。”(记者 卢冠琼 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