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丹丹:慰安妇的屈辱不能忘记
12月5日,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发布、颁奖暨上线展播仪式在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举行,其中有一部作品《与苦难灵魂的对话-一个摄影师眼中的慰安所》,获得大赛一等奖。影片中的摄影师名叫李丹丹,是一名走出校门刚满一年的南艺毕业生,她在微电影中用自己的身体,感同身受着慰安妇当年的屈辱与无助。11日,记者在栖霞区桦墅村的一处破旧厂房里见到了这位90后独立摄影师,听她讲述创作过程。
慰安妇的屈辱不能忘记
选择慰安妇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也是偶然。李丹丹告诉记者,大三那会在网上见过一段有关慰安妇的视频,“对自己有很深的触动,这是一群被人们遗忘的人们,在江东门纪念馆的哭墙上,那些遇难者尚且留下了名字,但是在利济巷慰安所里丧命的,遭受屈辱的无辜妇女们,却无名无姓。”
有了想法就去落实。当李丹丹找到利济巷慰安所时,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到处都是破壁残垣,随处可见垃圾成堆,四周的墙壁上写满了“拆”字。“现实告诉我,必须立即拍点什么,为自己也为那些在这里遭遇过屈辱的人们。”进入那个空间后,一个个片段不断撞击着她的心灵,李丹丹仿佛听到了女人们的惊恐的叫声,“自己的灵魂在那一刻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我完全能感受到妇女们在慰安所里的受到的伤害以及在受到伤害后却无助的悲伤。”
第一次,李丹丹拍的是一些现场的照片,尽管非常震撼,但她总感觉无法表达出慰安妇们当年的遭遇与内心的无助。“当时找过人体模特,大家也很愿意帮忙,但拍了很多效果不理想。她们都不足以表达出我对慰安妇、对逝者的那种感觉和情感。这种情愫的表达在模特身上是很微妙的,如果展现不出来,很有可能会与我想表达的背道而驰。”
用自己身体祭奠慰安妇
后来,李丹丹决定亲自上阵。于是,我们见到那个捂着双耳躲在衣柜里躲无可躲的女孩,见到了那个蜷缩着身子在窗台上无比彷徨的女孩,见到了那个被绳索束缚在沙发上求救无门的女孩。一张张照片通过李丹丹身体的演绎,仿佛注入了慰安妇们的灵魂,控诉着侵华日军在南京的种种暴行。
“此次拍摄的场所是利济巷慰安所修缮之前的场景,这座二战时期亚洲规模最大的慰安所遗迹,经过生活的洗礼变迁,留下现在仅有的样子,或许二战时的历史痕迹已经不在了,但是灵魂还在,故事还在,我用我的身体来表达对那个年代遭受苦难的女人的尊重,用历史的眼光去发现灵魂所在。记录过去,也记录即将消失的历史证据,也同时记录了这里生活的痕迹。因为这里有历史,因为脑海里有故事,所以穿梭于这黑暗的废墟里,似乎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说起拍摄这组照片的经过,李丹丹直到今天依旧感触良多。
李丹丹的这一组《慰安所里的人体》,震撼了所有人的眼球。该作品获得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一等奖,并在《中国摄影》杂志九月刊发表,同年该作品获得“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联赛(江苏南京赛区)一等奖。2015年12月5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13级摄影专业的师弟唐嘉毅和广编专业的杨少彤,以该作品为主线,并以李丹丹为主角的纪实微电影《与苦难灵魂的对话-一个摄影师眼中的慰安所》,一举拿下了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的一等奖。
每张照片都是不可复制
记者见到的作品,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相片纸,而是用中国最传统的宣纸印刷的,作品上的色彩也全是李丹丹自己一笔一划画上去的。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李丹丹认为,慰安妇所遭遇的屈辱是不可复制的,所以她希望用一种不可复制的手法,来创作,来表达对她们的尊重。
“如果运用现代的机械打印形式对这种主题来说没有力量,感觉很薄气,不足以表达我沉重的思想。而且打印方式太机械,让读者会有一种机械感和距离感。再一个原因,我希望整个创作过程都通过我的双手和一次次的创作产生,每一步都可以进行创作设计,从中找到最符合我的创作方法和形式。这样做也更具有意义,同时增强了我作品的收藏价值。我所做的就像在孕育一个生命!”李丹丹做到了,她的意境在一张张宣纸上得到了表达,她的情绪通过一幅幅画面得到了宣泄。
在取得巨大进步,收获一个个奖项的同时,李丹丹没有忘记给予她巨大帮助的人,特别是她的恩师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王方院长,“每一次遇到困难,王院长都会给予热情的帮助。比如作品的名字,整部作品的结构,王院长都会给我们提出非常契合实际的建议。”现在,李丹丹正在认真整理自己的这组作品,她希望将这些作品全部捐献给刚刚开馆的利济巷慰安妇纪念馆。
记者仲永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