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讲述2015:普法,我们在路上
2015年4月下旬,面对涟水的未成年在校生违法犯罪不断上升,我们未检办的几个人坐不住了。要想从源头上进行根治,普法是最直面最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一种方式。但是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的校园普法模式不分对象,次数少,又集中在城区,形式更重于内容,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了。我们几个人于是找到了团县委、妇联、教育局的几个同志,商量如何变传统的“大水漫灌”为“小雨滴灌”。经过两个星期的磨合,富有我们涟水特色的未成年在校生普法关爱计划——“小雨滴”工程应运而生。
5月份的一个上午,晴空万里,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的香味。我和院里面的几个“小雨滴”普法志愿者来到了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一所农村小学。看到我们的到来,孩子们欢快地围着我们,不时地问我们“哥哥姐姐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啊”。当得知我们将带他们到室外开展普法课时,孩子们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好几个同学像小鸟一样张开翅膀高兴地飞了起来。普法课上我结合自己办的现实案例引导他们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预防潜在的风险。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该所学校的学生第一次接受正规的普法教育。
只有不断的充实讲课的内容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欢迎,在培训普法导师和学生宣讲员时我们注意到,虽然我们尽力将普法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但是有时候枯燥的专业名词还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10月份,在我们院党组的推动下,我们邀请了全国女童保护项目发起人、京华时报记者张思佳到院里面给我们的“小雨滴”普法志愿者以及学校的普法导师进行讲座。张老师的课程令所有志愿者受益匪浅,我也欣喜地感觉到这种普法方式学生们会更乐意接受。
推陈出新,凡是有利于孩子们的授课方式都是最佳的。10月12日下午,我和几个普法志愿者来到了涟水县徐集小学,学校的校长知道我们要过来,早早地在校门口迎接我们,开口的第一句就是“早就盼望你们来了”。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完升国旗仪式后,我们的志愿者在国旗下给学生们上起了普法课。结束后,我们特意请校长安排该校5年级的一个班同学进行“小班化”教学。我们用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剧本”和学生们进行实景演练,寓教于乐,学生们也积极主动配合我们“剧本”的表演,很多孩子因为表现好得到了我们的奖励。看到孩子们桌子上的小礼品我微笑着,我知道张老师的培训奏效了。
就这样,在不断的改进中我们的小雨滴工程形成了以29名青年检察干警为骨干,吸纳青年教师和心理工作者,组建成了七支“小雨滴”青年志愿者普法服务队,与全县85所中小学和2所职业院校对接,主动展开联络沟通、巡回宣讲培训、涉罪未成年学生管护工作,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已经深入43所学校开展活动,近60000名学生接受教育,其中12所边远中、小学系首次接受正规的法制教育。
去年12月份的一天,当我接到某校的校长电话时,非常惊喜。校长告诉我,今年他们的在校生犯罪率统计结果下来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在校生犯罪率创下了历史最低,没想到检察官的法制课可以取得这样的成效。校长邀请我们普法志愿者明年再给孩子们上上课,我欣然答应了。
元旦节后上班,办公室的同事告诉我,我们的“小雨滴”未成年在校生普法关爱计划被淮安市文明委评为优秀创新案例,被市检察院评委创新创优项目二等奖。我微笑着和同事说,2016年,普法我们在路上!(讲述:于飞 整理:丁秀光 所在单位:涟水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