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季昕华:“酒店理论”带你轻松看懂公有云

18.04.2017  13:08

    从2006年云计算概念的出现,到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信息化升级的大潮之下,云计算成为了全球公认的下一代IT基础设施。尽管国内云计算仍处于起步阶段,可期的红利市场依旧让国内众多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竞相涌入。而不同程度的技术背景和资本支持,使得云计算领域衍生出多种的商业模式,这也成为外界剖析、评估云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华为的技术员到腾讯的管理者,从盛大云的领导者到UCloud的创始人,季昕华先后完成了多次角色转变,积累了丰富的IT&互联网、安全、云计算从业和管理经验。在季昕华的带领下,UCloud五年间迅猛发展,更是于3月29日公布获得9.6亿D轮融资,巩固国内云计算第一梯队站位,表现可圈可点。在刚刚结束的TIC 2017大会中,季昕华以一套自创的“酒店理论”,生动地阐述了目前公有云市场的商业模式,分析了云计算企业的发展之道。

      在季昕华看来,公有云的商业模式可分为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服务阶段,也就是云计算替换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阶段。这就类似于酒店,自己租一个大楼,自己装修,分成一个个小房间,然后出租给别人。批发零售和复用率高成就了主要盈利模式,当然其弊端就是客户黏性低和可复制性强。于是便发展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后端服务。用户在使用云计算之后,会产生CDN、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后端服务需求。较之酒店的发展,即是引入早餐服务的阶段。酒店早餐的高毛利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增加了客户黏性。

      第三阶段:软件超市。类似于酒店客房minibar,客人入住后可以自由购买酒水和饮料,产生的消费由酒店和供应商分成。同理,当企业用户习惯了云平台,习惯了在云端购买软件,云服务商便可以像苹果的App Store一样在云上销售各种SaaS软件,进而扩展利润渠道。

      第四阶段:服务超市。以安全服务为例,以前是企业自行购买安全设备,但是现在公有云模式下购买安全设备后,还得在云上找安全服务的厂商来提供安全服务。这就像极了酒店的洗衣服务,众多用户黏性较强的增值服务的一种。

      经历以上四个阶段之后,云上会产生庞大的数据积累,那么探索数据产生的巨大价值则是云厂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接着进入第五个阶段:大数据阶段。然而,大数据阶段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目前还尚不明晰、仍处于摸索阶段。目前UCloud在尝试“安全屋”的解决方案,即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数据交换平台,希望为大数据的商业模式打开思路。

      第六阶段,则是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尽管谷歌、亚马逊、百度、阿里等巨头企业都在布局,但现阶段人工智能概念大于落地。AI落地有三个要求:一是要有足够的数据,二是要有足够的计算能力,三则是要有足够的行业应用,云计算正能很好地满足这三个要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UCloud要把“CBA”作为战略,以前主要以C(Cloud)为主,今后要逐步走向B(BigData)和A(AI)。这六大阶段即是递进关系,也是相辅相成。以云计算基础性服务为根基,后续衍生的服务则是创造利润空间和客户粘度的重要筹码。“云厂商要正视自己的能力、认清发展阶段,稳步推进才是发展正道。”季昕华说,“目前来看,国际上AWS主要做一、二、三和六这四个阶段,国内阿里云主要在一、二、三、五、六这五个阶段发力。而UCloud此前将第一和第二阶段作为工作重点,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是我们发力的方向。”

      而在近日的TIC 2017大会中,主办方UCloud宣布获得9.6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在业界掀起不小的波澜。巨额资本注入是对UCloud清晰的市场与判断的肯定,更是对UCloud整体竞争实力的肯定。期待未来UCloud在云计算领域更深、更远的发展。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