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知青研究会邀请千名知青回“家” 为“第二故乡”发展献计献策

09.04.2015  11:50

  知青纷纷与梨花留影。许伟文摄

  中国江苏网4月9讯  4月7日中午,由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发起、组织的今年首个“无锡知青百人团”乘车到达苏北大丰市,与上海、南京、连云港等地知青汇聚,参加当地举办的“首届中国(大丰)知青文化旅游节”。据悉,这是该研究会计划今年全面启动的千名知青回“家”之旅的首发团。在曾经的第二故乡,无锡的知青们赏花,忆当年,并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旅游活动,力争为第二故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魂牵梦萦知青返“乡”思念深沉

  “我昨夜一夜没睡好,早晨5点就起来了。”“我乘3路公交到梁溪大桥走过来的。” 7日清晨6点刚过,无锡首批赴大丰参加知青文化旅游节的知青纷纷打的、乘公交,或由子女驾车从家里准时赶到位于梁清路50号的康辉旅游广场,乘坐旅游大巴车前往大丰。大家在车上一路议论那昔日蒿草丛生,芦苇遍布的滩涂,回忆垦荒的艰辛岁月,讲述把最美好青春奉献给苏北大地的故事。

  “我们是带第3代来看看年轻时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今年66岁的老姚是原无锡市东新中学老三届到苏北插队的知青,这次他带上外孙女和夫人、姐姐、亲家、亲家母,亲家的老姐一行7人,一起到大丰逛“荷兰花海”、赏李花、看麋鹿。“一大家子一起出来,玩起来闹猛、有劲。”老姚如是说。

  “我俩凑着这次机会,一起回当年的生产队去看看。”原一女中的江桂成、倪美娟在报名参加大丰知青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时就与领队说好要“脱团”,在7日当天赶到以前插队的“大丰县丰富公社”二队去“探亲”,次日再回团。

  “这是我第二次回‘大丰’了。”她激动地说,上世纪六十年代,苏北民间有“金大丰”的说法,所以当年是照顾“一女中”的女生到大丰插队的。卞康7年前曾与3个当年一个知青组的女同学相约,一起回了“大丰县丰富公社”的知青点一趟。当年她们住的是当地公社特意为知青盖的唯一砖瓦房还在,公社领导把她们当贵客招待,让她难以忘却。

  赏花踏春忆当年叹新貌别有风味

  “这个出团门票加得值,在无锡有几个地方能看‘郁金香’,但品种、规模不能与这儿比,不进园来要后悔莫及的。” 7日当天下午,无锡知青团一行百人在当地导游带领下进入享有“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美誉的大丰“荷兰花海”,只见移步便是郁金香,大家更是被“荷兰花海”深处连片的、多种色彩鲜活的花海“油画”征服:弯弯的流水,阵阵芳香扑鼻的花海,高高耸立的大风车,荷兰人家、散落在田园间的奶牛……一派荷兰乡村风情,让人感受浓浓的异域情调。

  据地陪导游介绍,大丰“荷兰花海”以“地上长花、湖中生花、树上开花”为整体规划,原有地貌的基础上加以修整,以“田园、河网、木质建筑、风车、花海”为设计元素,以荷兰名花郁金香为特色,打造集观光、娱乐、餐饮、种植于一体的颇具荷兰风情的花海,成为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大丰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7日下午3点半,无锡知青团来到国家级生态村“恒北村”参加“大丰梨花节”活动。无锡知青被一片繁茂盛开的洁白梨花吸引,一头扎进梨树林。

  “我们以前在大丰插队时,只有大丰烈士陵园一个景区,所以拍照都赶到陵园去拍。”清楚记得1968年11月7日到大丰务农的卞康说,当年做梦都没想到今天大丰会有“中华麋鹿园”、“荷兰花海”、“恒北梨园”、“大丰港海洋乐园”。这次卞康特意带着丈夫、摄影家高尔超、侄子高翔,3人一人一台相机,一起采风、捕捉美好瞬间。

  据梨花节组委会沈女士介绍,恒北村以盛产早酥梨而闻名,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早酥梨商品生产基地。去年4月8日,恒北—上海旅游专线正式开通,大巴车往返。无锡知青为“故乡”大丰恒北村实现由单纯卖梨果到观赏梨花、休闲旅游富民新路感到由衷高兴。

  搭台唱戏知青回报“第二故乡”

  在大丰恒北村,无锡知青与来自上海、南京、连云港等地的知青汇聚,参加了简洁的“首届中国(大丰)知青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来自天津、哈尔滨、湖南、浙江嘉兴等地知青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当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知青杂志社总编王建国先生讲话时表示,早酥梨成熟时来当推销员,他负责卖500箱时,台下当地果农报以热情掌声。

  活动现场,各地知青艺术团在知青文化旅游节纷纷登台,上演了舞蹈《欢聚一堂》、《节日欢歌》、表演唱《梦回山乡》、独唱《南京知青之歌》、《我们这一辈》、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等精彩节目。重返大丰,知青们非常开心。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建军透露,当年大丰的知青约有8万。4月8日大约再由各地300余名知青重返大丰,此后还会陆续组团。叶建军说,无锡知青文化研究会自去年11月7日成立后,会员和广大知青都希望研究会组织大家回当年的“家”去走走。

  为圆广大知青想回“家”看看的梦,研究会今年开展千名知青回“家”之旅活动,分别组织到大丰、盐城、射阳、滨海等地,甚至天山南北,只要知青有需求,研究会全力以赴组织。组团回去看看,总比单个知青回去好,可以做些收集相关知青史料和调研工作,也可以借助研究会平台,做些帮助当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益的工作。据了解,全国知青约有2000万,无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持续达20年之久,奔赴全国各地献青春的“知青”数量约有10万人之众。通讯员许伟文记者张建波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