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南长“百姓法官”有位有为

19.06.2015  10:11

  “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以来,南长法院在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程序、扩大参审范围、改革参审案件职权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工作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近日,全省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启动推进会议在盐城召开,无锡市南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靖宇在会上就该院试点工作进行了汇报说明。

  自2014年被省高级法院确定为人民陪审员制度试点改革单位以来,南长法院以健全陪审员参审机制为重点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初见成效,南长法院的陪审员制度改革工作得到了上级法院的认可,经验材料以公文形式在无锡法院系统中流转。近日,南长法院被最高法院指定为国家级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让“百姓法官”有为

  现年61岁的杨士烟退休前在企业担任法务工作,而他的第二个身份就是人民陪审员。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改变,就是陪审员对事实认定部分有了异议权。”杨士烟说。回忆之前参与陪审的一起刑事案件,杨士烟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神色。他说,通过那起案件的审理,他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改革带来的变化。

  被告人王某因多次在小卖部贩假烟而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法官认为应对王某判处实刑,而杨士烟却建议判缓刑。“我仔细查阅了卷宗,觉得涉案金额计算标准过高了。王某以低价进了‘中华烟’,然后以30元左右一包的价格出售,而涉案金额却是以真烟70元左右一包的价格进行计算,这样不妥。”杨士烟还提到,王某的小卖部因贩假烟,已经被烟草局处罚28万元。而一旦对王某判处实刑,一个家庭便会失去支撑,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该案因争议较大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最终审委会形成的意见与杨士烟一致。

  审理结果出来,杨士烟感到十分欣慰,从法庭上的“摆设”到能够影响案件结果的“百姓法官”,他感到由衷自豪。

  为了能够更加广泛地吸收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参与法院陪审工作,南长法院推出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模式,并以吸收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为考量,努力实现陪审员队伍的广泛性与代表性。并从81名陪审员队伍中选取了12名包括大学教授、医学专家、金融保险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等精英人士,建立专家陪审人才库,充分发挥陪审员业务优势,弥补法官专业领域短板。

  同时,该院还建立了陪审员信息库,将每位人民陪审员的年龄、学历、工作单位、专业特长、参审权重以及每周忙闲时间段等信息收集入库,并施行摇号抽取机制,盘活“参审难”的僵局。自该院实施随机抽取机制以来,现有的81名陪审员均通过随机摇号方式参加了陪审,参审率达100%。

  让“百姓法官”有权

  “维护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参审过程中的独立性,保障他们的发言权和异议权,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回顾前一阶段的试点改革工作,南长法院副院长林春江认为,要实现陪审员制度的彻底变革,重点就是要改变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在与部分陪审员交流后,她发现陪审员非法学专业的身份给他们自身造成了“隔行如隔山”的心理障碍,不敢说、怕说错,最终致使自身意见不能明确表达。

  南长法院率先探索“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的案件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陪审员队伍虚置的情况。

  □本报通讯员李宁倩本报记者陈坚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