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伦理莫失范 舆论莫失衡

27.01.2015  13:45
      近期先后发生的医生手术室自拍、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复旦女生遇难和姚贝娜去世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也在新闻媒体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之所以把这3个事件一并提出,是因为它们的特殊之处在于引发激烈讨论的不仅仅在于事件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于事件传播和舆论形成过程。

      怎么报:

      保持专业素养 牢记职业道德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在工作中应该具有职业道德,记者这个特殊行业更是如此。笔者认为职业道德应该是建立在职业素养基础上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将“职业”和“道德”割裂开来。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职业素养包括客观、真实、及时等。没有这些,再触动人心的文字不过是没有力量的哀鸣,只有及时准确地挖掘出事实真相才是媒体的责任。

      在姚贝娜去世这个事件当中,网友“掀起你的头盖骨”将在医院等候的记者们比喻成“等待姚贝娜死亡消息的嗜血的秃鹫”,指责他们第一时间发出消息,没有人文情怀。然而笔者认为记者等待的并不是一个噩耗,而是一个或生或死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行动是职业的要求,与他们的个人情感和道德无关——他们没有对家属和治疗造成打扰,而是敬业地守在现场并希望为公众在第一时间传达消息,这样看似冷血无情,然而这也是记者的专业所在。

      网上有一位记者讲述自己的采访经历时说,初出茅庐的自己在面对号啕大哭的伤者家属时慌了手脚,拍出的混乱的片子遭到了制片人的批评:“你做个新闻真是苛刻,又要现场井然有序,又要采访对象情绪稳定,还要政府部门积极配合,那你做什么新闻?”

      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对于媒体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更不应该只追求报道的时效性而忽视内容的真实性,盲目追求速度。在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初期,可以看到一些媒体跟风舆论,做出了不够详尽确切的报道,导致受众对于事件的理解有所偏差,不够专业和负责。

      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在保持专业的同时不能没有社会关怀,否则只会做出生冷无情、超越受众接受范围的报道。去年,一些记者对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的跟风同样遭到了社会的强烈谴责,缺少起码的“共情”。而同样是在灾难性报道中,日本媒体的做法则要更有人情味。在日本发生海啸之后,媒体征求被采访者的同意,一位被采访者说:“请你们稍等一下,我想平复一下心情”,便转身进了屋子——而在之后的两分钟里,日媒的镜头并没有跟进去“穷追猛打”,而是静静地拍摄房门的空镜头,显示出对受灾者强烈的同情和尊重。同时在这些报道中,日媒都选择回避了过于惨烈的镜头,而没有追求眼球效果,以免加深受灾者的创痛、增添受众的不适。新闻记者只有对被采访者具有起码的尊重,才能刻画出每一个人鲜活的形象;只有认为被采访者的经历与自己有关,才能在工作中投入热情——对于个体的关注是记者不能缺少的情怀,而没有情怀是不会做出有价值并且有感染力的报道的。

      怎么看:

      少点道德批判 多点理性思考

      如果说“专业”和“社会关怀”是对职业记者最为重要的,那么在这3个事件发生过程中,笔者认为公众最需要的就是“理性”,媒体如何通过报道让公众保持理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发生后,公众的第一反应都是指责“黑心医生”,在姚贝娜去世事件发生后,也有不少人认同“记者是嗜血的秃鹫”这样的看法。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公众对于医生、记者这样的特殊职业和他们的工作模式不够了解,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报道和炒作将“无良媒体”和“黑心医生”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好像一篇正常的报道的重点都应该是“医患关系”和“不实报道”,好像这样的群体就应该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否则就没有报道的必要。

      自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也越来越进入了读图时代,很多媒体喜欢用具有眼球冲击效果的图片代替大量篇幅的文字,然而这在吸引读者和简洁报道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读者在不了解照片背后语境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自己的错误解读进而对事件发生误解,在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发生初期就是如此。

      在“掀起你的头盖骨”发表文章谴责记者之后,网上出现了《每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这样的反驳文章,文中指出:“说回姚贝娜案例,如果你看采访现场,你觉得这是一群嗜血的秃鹫;你再看稿子,你觉得又变回了假清高的悯人者——我要告诉你,说不定这个写稿记者自己房租水电还拖着、自家孩子还病着、正闹离婚分财产呢……”也有网友激烈地回应:“记者最为悲天悯人的情怀,就在于最踏实最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时而客串家属去擦眼泪,时而客串心理咨询师去答疑解难——记者没有在现场安慰痛失爱女的老人,那你安慰了吗?”笔者认为,舆论对于新闻事件的最大价值,就是推动事件的调查和解决,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做无谓的谴责,实际上就是一种缺乏行动的无能。

      《饥饿的苏丹》这幅著名的摄影作品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之后,很多人开始质疑、指责拍摄照片的记者“为什么没有帮帮那个小女孩”,然而人们并不知道他在拍摄照片之后实施了救助——虽然这位记者最后的自杀出于贫穷、内疚、失去朋友的痛苦等诸多因素,但是新闻界普遍认为,他的自杀与舆论有一定关系。

      希望媒体和受众在新闻事件传播的过程中都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做到理性对待,合力推动事件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