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治出重拳 湿地重现碧波留住“长江的微笑”
白鹭成群,芦苇摇曳,江滩湿地恢复野趣,沿江化工厂变身滨江公园……记者近日跟随省生态环境厅“长江大保护”采访组走访苏南多地,实地感受各地为把长江江苏段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典范所作的努力。
生态恢复,江豚有了栖息地
长江镇江段一直是白鳍豚和长江江豚活动比较频繁的水域之一,是长江下游少有的重要生态走廊。然而,去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镇江市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被非法侵占7000多亩,违规建设大江风云影视实景园,并违规开垦进行农业种植和渔业养殖。
10月16日,站在拆除后的“大江风云”项目所在地,镇江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兵指着片片芦苇告诉记者,“大江风云”项目于去年10月全部拆除到位。在完成所有建构筑物和设施拆除痕迹清理和建筑垃圾、漂浮垃圾等清运后,经过人工覆土、生态自然恢复等修复措施,整改区域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长江江豚嘴角上扬,好似在微笑。如何留住“长江的微笑”?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玉华介绍,为加强豚类保护区的长效管理,镇江去年10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镇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同时配套完善监测站、巡护艇、无人机、高清监控等保护区管理设施,优化移动监管平台,提高现场定位核实能力,建立水陆空立体监测网络。目前,相关部门正持续开展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等生物资源监测和水域生态监控。
今年1-9月,镇江市长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主要入江支流、京杭运河干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达87.5%、85%,分别超过年度目标12.5个、20个百分点。上半年,镇江市9条跨市河流交界断面和直接入江断面全部达标,镇江市获得省财政厅、南京市、常州市净补偿资金228.8万元。
铁腕治污,湿地重现碧波荡漾
窑港口生态湿地是江阴35公里长江岸线中唯一的10公里天然滩涂,拥有1400多亩天然芦荡和湿地灌丛。江阴市利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凌建华回忆,去年以前,窑港口周围的自然村污水排放、畜禽养殖、工业企业雨污混流。“去年以来,我们铁腕治污,完成工业企业雨污分流373家,实施80个农村自然村生活污染治理,关停畜禽养殖328户,全街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在此基础上,还关停98户大小企业,还千亩芦荡、一江碧水。”
在保护区江滩边,只见水天一色,鹭鸟翩跹。“今年,我们利用现有的生态湿地改造砾石岛、草木滩涂和乔灌木滩岛,建设300亩鸟类栖息地。”凌建华说,保护区还因地制宜建设长江渔业资源保护区,通过构建鱼类栖息湿地,鱼类生活水道、产卵场、观测通道、生态修复浮岛、增殖放流点等单元,建设具有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水生态观赏等功能的系统性长江渔业资源保护区。
《江阴市加强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去年出台,以高端进、低端退,治理进、污染退,生态进、生产退的“三进三退”生动实践,贡献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江阴力量”。
“2016年以来,江阴主动调整港口功能,将省政府批复的23.4公里港口岸线主动压缩到17.48公里。”江阴市发改委副主任项勇介绍,依托城区8公里长江岸线,该市先后完成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厂和运营近半个世纪的黄田港渡口、韭菜港渡口搬迁,加快建设滨江公园。
江阴一方面“还江于民、还水于民”,加快推进滨江亲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引导沿江码头和企业主动把生产模式转到低消耗、低污染的轨道上来。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江阴工业经济态势良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生产与生态的一退一进,折射出江阴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的决心;高端与低端的主动取舍,让江阴的产业布局更优、生态环境更美。
综合整治,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曾点名指出张家港沙钢集团钢渣堆放江边、威胁长江水生态等问题。记者近日来到原先堆放钢渣的填埋场看到,经过清理和覆土,棵棵绿草破土而出。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施一新告诉记者,集团将一部分钢渣交给下游水泥厂做原料,一部分通过粉碎、磁选等技术提炼其中有用的部分实现资源再利用。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沙钢投入85亿元用于新一轮环保技改提升项目,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改造升级,目前超低排放、固废处理、脱硫脱硝项目等正有序开展。其中今年3月投产的全国首条超薄带工业化生产线,相对于传统生产线,单位燃耗减少95%、水耗减少80%、电耗减少90%。
此外,沙钢全面推进长江码头、内河码头岸电建设,码头区域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及时补种绿色植物,在保护中提档升级,努力打造长江绿廊风景线,预计总投资约7亿元。待项目全部完成后,沙钢厂区综合环境品质将得到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沙钢累计完成投资49.11亿元的环保项目。其中超低排放技改项目将于10月底改造完成;料场封闭化改造项目分步实施,2021年底基本竣工;恒乐建材钢渣加工搬迁项目和投资19亿元的其他环保技改项目(除尘、降噪、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有序推进,计划于明年全部完成。整体建成后,将满足国家最新超低排放等各项标准,提升企业绿色环保水平。(吴 琼)
来源: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