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一代高考生:把书读到底
中新网南京6月14日电(记者 申冉 通讯员 齐琦)40年前的春天,一群特殊高考生,和今天的高考生一样,焦灼地等待着一纸“改变命运”的通知书。同一年,静寂的南京大学校园迎来了久违的新鲜血液,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兴奋地走进了梦想中的“象牙塔”。这批当年的“幸运儿”,四十年后大多已步入中老年,回首过往不禁感叹:能够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是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一同起飞的最好轨迹。
七七届学生的毕业证。南大资料图14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口述历史协会组织策划的《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据介绍,该书是由口述历史协会的师生,对1977、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并一直在南京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19位老师进行了口述历史采访,记录他们的高考记忆和大学生活;同时,还纳入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1978级10位校友的高考回忆文章,最终形成了二十余万字珍贵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了恢复高考的若干细节和其对千万个体命运的重大影响。
“1977年的9月,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正在农田里种麦子,一个高中同学向我奔来,大声喊‘已经确定马上要高考了,大家都去复习了,你成绩那么好,怎么还在田里干活。’”南京大学原副校长、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潘毅,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考生之一,回忆起这段往事,仍记忆犹新。
沉寂多年的大学校园里涌进了青春洋溢的年轻学子。被采访者资料图“七七、七八两级高考生的构成,可谓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中不仅有十多岁的应届毕业生,更多的是被耽误的‘老三届’,同学之间的年龄差甚至有十多二十岁的。”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负责人、历史学院教师武黎嵩告诉记者。
对于这样一批高考生来说,从得知恢复高考消息到走进考场,只有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复习备考,1977年也是中国唯一一年定在冬天举行的高考。
“经过几年的农村劳动,高中毕业时学习的内容恢复起来是有困难的。同时,很多参考生白天还要完成各种工作或者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抽出时间看书。”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77级的吴稚伟回忆道。
尽管复习的环境很差,但这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一刻。
1978年9月考入南大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沛回忆,“考生有兴高采烈的,有惶恐不安的,也有晕头转向的。自然也有人忘记带准考证,骑车回去拿。自己就是傻乎乎地进了考场,当时还怀揣了一个包子,因为我容易饿,饿了会发抖,后来由于专心答题,忘记了饥饿就没吃。”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已正式出版。 南大供图 摄据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教授介绍,1977年冬和1978年夏,恢复高考后的头两场全国统考中间仅隔了半年,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1978年春,全国有273000余名大学生通过考试踏入校园。同年9月,第二批高考佼佼者也进入了校园。国家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这批学子带来了时代赋予的机遇。
“在断档十年的背景下,七七、七八级的大学生都深知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整个大学生涯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每天晚上熄灯后,校园里到处都是秉烛夜读的同学,学习的氛围很好。”周沛告诉记者。
“恢复高考,不仅彻底改变了我们个人的命运,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和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周沛认为,恢复高考才是标志着国家走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轨,高考的选拔人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了最新鲜、最强大的力量,改变了当时国家人才短缺的窘境,而国家的发展也为个体发展创造最好的环境,“这一代高考生可以说是历史的幸运儿,也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回首参加高考后的四十年人生路,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依然保持着一份“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理想主义。
“我觉得在大学里有没有理想,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翻开四十年前的日记,就是这样想的,后来也是这样做的。”1977年考入南大考古系的南大教授贺云翱这样鼓励年轻学子。
潘毅教授的一句话则已成为不少南大学生的座右铭,“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就是要把书读到底,看看未来是什么样子!”(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