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不是城市发展的“万能药”
新华网兰州12月2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白丽萍)有媒体报道,河南林州市政府网上发文征求民意,欲将“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文中称,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成张家界一样给当地人民带来“红利”?
此事一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许多网民认为,一个地方名称的更改,是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者需谨慎对待。
其实,有改名这种想法的地方,不止林州一地。近年来,地方改名蔚然成风,如湖南大庸改成张家界、四川灌县改名都江堰、云南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等,都突出了本地的著名景点,似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地方的改名行动,显得有些牵强附会甚至荒唐。
有网民表示:地名一换,当地所有的路牌、名牌等是不是要一起换?这至少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吧?这算不算浪费?
地名管理条例专门有此类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林州市当地政府也表示,此事目前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情况还要看市里部署。
改名容易,但城市更名之后,其积极影响到底有多大,由此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是下降,都需要经过科学而认真的论证。
有专家指出,城市更名,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改名很容易割断城市现实与历史的血脉,导致城市元气大伤。地名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就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
改名不是城市发展的万能药,改后可能让城市“名声大噪”也可能“瞬间沉寂”,如果一个城市名字改得光鲜、悦耳,但不重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也只是“徒有虚名”。城市建设与发展,关键还在“内功”的打造,内外兼修才能促使城市竞争力快速提升。
原标题:改名不是城市发展的“万能药”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白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