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石坑垦荒 村民收入翻番 徐州17万亩蔬菜大棚“搬”上山
新华报业网讯 平原地区常见的蔬菜大棚,在徐州被“搬”上了山!作为富农惠农的一大创举,徐州205万亩设施农业中,山区大棚已有17.6万亩。4月,正是蔬菜大棚高产季节,记者来到徐州打造的四个山区大棚基地之一——邳州市燕子埠镇鹿寨村,听村民们讲述如何让石头上长出“摇钱树”,分享他们收获的喜悦。
鹿寨村,白毛女山山脚下。记者走进村民李荣家的大棚,燕子埠镇副镇长丁思亮不停提醒:“小心棚里的大坑。”满棚绿油油的黄瓜,看不出和普通大棚有啥区别。不过,往前没走几步,“大坑”出现了,足有30平方米,凹下去的地方竟是一块大石头。“我这个棚一亩三分地,这样的石头坑就有4处,共100多平方米,这些和山都是连在一起的,没法挖。”李荣用铁锨在大坑周边铲了几下,全是硬邦邦的石头,根本不见土。
陪同记者采访的徐州市农委园艺处处长杨梅很感慨,徐州山多,丘陵山区有150万亩,土层薄、石头多、土质差;种粮,产量不高,这一带也是徐州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必须调整,还能腾出更多优质良田,保障粮食安全。所以我们在2010年提出,设施农业向丘陵山区进军!”杨梅进一步解释,粮食作物需要土壤厚度在60厘米左右,而种植蔬菜只要30多厘米。
设想很好,推行起来却不容易,观念上农民们就很难接受。61岁的经兆侠是村里的种粮能手,2011年村里鼓励大家改种蔬菜大棚,经兆侠和不少农户站出来反对。“种了一辈子玉米和小麦,不管产量咋样,至少能卖出去。建大棚,要是还不如种粮食呢?”嘴上反对,可她心里也在“打鼓”:自家4.5亩山荒地,还没挖半铁锨就露石头,机械深耕根本用不上,就拿种小麦来说,亩产700斤在村里已属高产,可是和徐州平原地区的多数农户相比,产量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二。
经兆侠决定带个头,建大棚“试水”。走进她家的大棚,记者看到一口10多米深的水井,经兆侠指了指铺在地上的管子说,他们这里的大棚都是用“滴灌技术”,解决了浇水问题。“虽然土薄了一些,种蔬菜完全没问题。”经兆侠掰了一根黄瓜递给记者,咬一口,嘎嘣儿脆。一旁的杨梅接过话茬,为了有效组织农民自建自种大棚,他们在规划、土地流转、图纸、政策补贴、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上,全部统一管理,比如农民建造大棚,各级财政补贴2万元。
更让村民们欣喜的是,村头还建起蔬菜交易市场,每天有20多个批发商来收菜。从徐州火花批发市场赶来的菜贩王建国告诉记者,他每天在这里收5吨菜,和菜农们现金交易,大家都放心。“山区污染少,种出来的菜有卖相、口感好,更能卖上价,根本不愁销路。”
产销一条龙服务,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如今回头看,经兆侠直言走对了路。“一个棚现在一天产黄瓜500斤,贵的时候每斤能卖三四块钱,每天收入一千多块呢。”这几年,她从头年10月开种黄瓜,一直到来年4月,再卖苦瓜到7月份,每年净赚5万多元。
尝到了甜头,村民的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丁思亮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以鹿寨村为中心,已发展山区大棚5000亩,每个棚平均年产菜3万公斤,棚均纯收入超过7万元,亩均收入比种粮提高20多倍。2015年,当地农民纯收入达到1.8万元,比2007年翻了两番。
更让大家高兴的是,越来越多青年人加入了种菜大军。过去,村里九成青壮年外出打工,如今返乡种大棚的已有半数。36岁的王克明在常州打工11年,每年收入3万多元。2013年,他回家建起4个棚,这两年收入20多万元,成了致富典型。“我们新一代农民有一定知识积累,在管理上也比父辈们更精细。我现在谋划着再建几个棚,还打算通过电商营销,让村里的农产品走得更远。”王克明说。 本报记者王 岩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