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做好四个保障

19.08.2016  15:03

  为加快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淮安市近期计划制定《淮安市基本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实施方案》,在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计划做好四个保障。 

  一是做好组织保障。在市政府成立全市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市农机局计划成立以陈新华同志(特邀)为组长的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专家指导组和工作协调组,负责制订工作方案,下达计划目标,按序时开展工作,完成示范县区申报、验收等各项工作。同时,建立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创建情况,研究创建工作,解决创建难题。 

  二是做好水平保障。围绕薄弱环节,进一步促进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和增强高效植保机械服务能力,巩固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和小麦机播水平,扎实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利用,确保各县区按序时进度完成创建目标,推动全市在2020年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 

  三是做好装备保障。重点推广先进适用的高效农业机械,到2020年,全市计划新增乘坐式插秧机2500台、精少量播种机3000台、大中型拖拉机10000台、秸秆还田机5000台、粮食烘干机1200台和高效植保机1500台,基本满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装备需要。 

  四是做好服务保障。全面推广“托管式”、“订单式”作业新模式,引导农机合作社通过租用、入股、托管等方式开展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全市培育作业服务面积万亩以上的农机示范合作社100个,实现集中育秧面积3万亩,建成粮食烘干中心180个,新建30个左右3000亩以上连片优质稻米、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