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靖江主要战斗(一)

22.08.2015  14:43

 

 

靖江抗日第一枪

 

1938年2月21日早晨,日军百余人,以四路纵队从靖城出发兴高采烈地前往广陵镇赴宴。也就在这天拂晓,有一批穿着各种各样群众服装的武工人员,已在日军必经之路范家石桥桥西朱大路两边设下埋伏。

 

约10时左右,日军进入伏击圈。埋伏人员清楚地听到咔嗒咔嗒的脚步声。透过掩蔽物向公路上看,只见鬼子枪上的刺刀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时,大家把枪都端起来,眼睛凑到瞄准器上,手指搭住扳机。只听一声令下,公路两边各个伏击点里立刻响起密集的排枪声,直向敌人的四路纵队里射击。

 

一向在“无人之境”横冲直撞惯了的日本侵略军,突然遭到袭击,个个吓破胆。中枪的,应声而倒,未中的也都吓得趴在地上。既不敢向广陵镇进发,又不敢向靖城镇退缩。过了好久,日军回过神来,准备还击,但发现对方已不知去向,只好拖着死尸溜回靖江城。第二天,靖江城的鬼子向伪维持会索取43个人头抵命,大家才知道在这场战斗中一共打死43个鬼子。

 

这次伏击战是一支自发组织的抗日人民武装打响的,他们自定番号:“抗日游击支队”。支队队长就是后来苏中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陈玉生。

 

陈玉生是泰兴陈家庄人,贫苦农民出身,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参加过沈毅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在上海三友纺织厂做工,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活动,被国民党逮捕。因查无实据,陈玉生被押回原籍,关在泰兴县监狱。在狱中,陈玉生结识了一批红十四军战士。上海松沪会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释放了一批“抗日犯人”,陈玉生和一批红十四军战士也从泰兴监狱被释放。

 

陈玉生回到家乡后,广泛宣传抗日,团结进步农民和青年学生,拉起了这支抗日武装。

 

范家石桥伏击战,是靖江抗日第一枪,也是苏中人民抗日第一仗。这一仗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意义重大而深远。

 

北新店战斗

 

伪十九师占领生祠堂等地后,经常随日军下乡“扫荡”,抓捕区乡抗日干部,袭击抗日人民武装,妄图摧毁区乡抗日民主政权,伪化靖江西部地区。特别是土匪出身的朱鼎坤,在靖西地区作恶甚多,手段毒辣,危害更大。人民群众对他有切齿之恨。1941年11月间,他率部占领了四墩子、礼士桥和北新店一带。县委为打开靖西局面,打击伪十九师的嚣张气焰,决定利用被朱鼎坤抓获而编入其部的县团独立营副营长朱绶章作内应,由县团攻打朱鼎坤驻地北新店。

 

11月20日清晨,县团政治处主任董铁山率领团部特务连和靖西、靖中大队,以及第一、第二游击大队,共300余人,向北新店进击。途中捉住朱鼎坤的副官等人,审讯得知朱部驻扎在北新店孙家圩。县团由于有朱绶章作内应,战前掌握了敌人口令,朱鼎坤的团部很快就被解决。朱鼎坤与伪八区区长张子坤住在坚固的地主庄房内,有1个班卫兵、1挺机枪把守。县团部队包围了这座庄房。朱部紧闭大门,并将机枪架在屋顶上疯狂扫射,封锁通道,使县团部队无法接近。攻打了一个上午,未能攻克。于是改用火攻,用棉絮浸泡火油,装在枪榴弹上,向朱部发射。朱将机枪撤至屋内,在墙壁上凿洞,继续顽抗。下午3点,敌生祠堂伪十九师陈正才部前来向其增援。县团由于收编的第一、第二游击大队擅自撤离,乃主动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打击了伪十九师的嚣张气焰,朱鼎坤的残部撤出了四墩子、礼士桥,朱绶章的部队也被接回。靖西地区的区乡抗日民主政权得以继续开展工作。(市史志档案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