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宿迁记忆
在宿迁市图书馆展览室,有两份老报纸。
一份是1938年5月12日《大阪朝日新闻》的《号外》,其上刊登了一张日寇骑兵攻入宿迁陈集镇的大幅照片,残垣断壁触目惊心;而另一份,则是1938年7月1日的《国际写真情报》,其上刊登了一幅日寇占领宿迁新安镇(今新沂)境内的陇海铁路后,在车站狂欢的照片。
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这两份泛黄的报纸,仍时时刺激着宿迁人心头的痛点。
宿迁人民不会忘记,1938年5月19日,日军首次对宿迁进行狂轰滥炸。在随后日寇的屠城行动中,4000余名无辜群众惨死在日寇的刀枪下;
在双沟惨案中,日寇共杀我双沟群众550多人,烧毁房屋3800多间,奸淫妇女20多人,有21户被杀绝;
甚至日本宣布投降后,驻宿迁的日寇仍然制造了“8·18”惨案,屠杀抗日群众20多人。
8年间,日寇共造成宿迁人民伤亡14619人,财产损失合计29842348.4元。
宿迁,曾经孕育了英雄项羽的西楚大地,同样孕育了勇敢的抗战军民。面对日寇肆意奸淫掳掠、烧村毁城,宿迁人民奋起反抗。大运河两岸、洪泽湖畔、马陵山麓,燃烧着漫天的抗日烽火。
牛滩阻击战,牛滩青救团奋力拼搏,打死日伪军70多人,粉粹了敌人妄图打通陇海路东段的阴谋;
朱家岗保卫战,600名新四军战士对决1500名日寇,毙敌近500人;
大运河拼杀战,攻克林宫渡据点,切断日寇交通线,使淮海区的抗日局面更加稳定。
每一场激烈的战斗,都展现了宿迁儿女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宿迁就占了两个——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宿迁大地因此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土地上,刘少奇、陈毅、邓子恢、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江上青、彭雪枫等14000多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
位于沭阳境内的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既是华中几大战略区的结合部,更是联络华北与华中的枢纽。在刘少奇的指导下,淮海抗日军民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位于泗洪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新四军第4师和中共地方组织,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和江苏西北部的重要抗日根据地。淮北军民积极发展地方武装,健全民主政权,进行生产建设,为长期坚持抗战和迎接大反攻积蓄了重要力量。
刘少奇和皖东北根据地建设
刘少奇(化名胡服)到达华中
1940年4月28日,党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一行乘小船,从淮南经管镇来到淮北罗岗(在泗洪县境内,这里是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司令部所在地)。
刘少奇到罗岗后,电报频繁,引起了日寇的注意。他们秘密纠集2000余鬼子和伪军向罗岗扑来,企图偷袭中原局机关。刘少奇沉着冷静,决定由胡炳云大队在郑集、胡桥、江桥一线迎击来犯之敌。狡猾的日伪军化装成农民求雨的队伍,悄悄接近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被新四军发现后,双方立即进行了一场激战。此役打退敌人6次进攻,歼敌近500人。
刘少奇在皖东北视察期间,写了《坚持打退顽固派的进攻》一文,为皖东北人民建立巩固根据地指明了方向。5月下旬,刘少奇在朱湖召开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党政干部大会,提出巩固和发展壮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六大法宝”。
根据地初建,筹粮困难,加上日伪“扫荡”进攻,战士每天只能吃两餐杂粮稀饭。刘少奇一面指导筹集粮食,一面安排秘书将照顾他和中原局的米面送到前方。从此,刘少奇每天也只吃两顿杂粮稀饭,有时候还掺些野菜。
朱家岗保卫战
淮北苏皖根据地的建立让敌人如鲠在喉。1942年11月,日寇派出精锐部队及伪军共1万多人,在坦克、飞机的掩护下,分5路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妄图消灭我抗日军民。33天的“大扫荡”中,新四军四师共进行了37次大小战斗,其中以朱家岗(位于今宿迁市泗洪县境内)战斗最为惨烈。
12月10日凌晨3点多钟,日军分三路包围朱家岗(朱家岗是统称,包括孙家岗、曹圩、尤岗、朱家岗等村庄)。而前一天上午,新四军四师九旅26团就进入泗洪朱家岗一带防守。
这是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攻防战。敌人兵力1500多人,弹药充足。而刚刚经过精兵简政的26团只有3个营6个连,总共兵力不到600人,且弹药极为缺乏。
枪声首先在孙家岗响起。敌人兵分两路,主力300多人进攻支援曹圩的7连;另有100多人向9连的阵地发起攻击。一时间炮声震天,炮弹、燃烧弹一排一排打过来,杂草、树木被点燃了。新四军部分连队弹药用尽,战士在群众家中寻找到钉耙、铁叉冲进敌群。
当天下午,敌人大批兵力攻击26团团部所在地曹圩。9连通过交通壕接近了敌人的外围,最后用大刀从曹圩的西南角撕破敌人布好的“口袋”。战士们的大刀在头顶回旋,刀光闪处,敌人必溅血花。战士们的大刀让敌人胆寒,还没有短兵肉搏,敌人就让开了路。此时,9旅韦国清旅长派来解围的骑兵到了,敌人眼看围歼26团的目的无法达到,急忙掉头鼠窜。
宿迁的“马厂造”
新四军马厂兵工厂位于今日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境内。光绪末年,当地一个崔姓师傅开始造土炮,渐渐很多铁匠都学会了这门手艺。1941年2月,新四军三师九旅开辟苏北根据地,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枪支弹药。听说马厂一带有铁匠能造枪,新四军三师就建议区委派人协助地方党组织,迅速把铁工组织起来,造枪支援抗战。
1941年春,马厂铁工委员会成立,开始仿制当时使用较多的“汉阳造”步枪。当时,没有厂房,铁工就分散在各自家里生产。每户仅有一个红炉和几把锤、钻、钳等工具。枪支的所有零部件全是手工刻锉出来的。
由于处在日伪夹击的环境中,兵工厂要随时躲避敌人的“扫荡”、“清乡”、空袭。尤其是马厂沦陷期间,工人们只能把红炉支在柳树林或芦苇荡里,坚持流动造枪。
虽然条件艰苦,但造枪队伍不断壮大,最多时有七八百人。铁工会还自制了一台用来钻枪管的“土钻床”。同时,各个铁工分会组织“合伙组”,实行“一条龙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质量好,可与当时日寇的“三八大盖”相媲美,因此深受广大战士欢迎,被亲切称为“马厂造”。
抗战期间,马厂兵工厂共修理各式枪械10000多件,新造步枪7000多支,还生产了大批其它枪支和5000多把刺刀。其产量仅次于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位于全国各根据地第二位,极大地支援了前线抗战。时至今日,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还保存有“马厂造”步枪。
采访手记
战争,是伤痛的代名词。不管是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如此!我们虽然不好战,但也不惧战。抗战爆发后,和全国人民一样,宿迁人民积极投身到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洪流中去。八年抗战,宿迁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史实不能篡改,伤痛无法忘却。站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坐标上回望,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在我们心中久久激荡!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