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二五"对外投资力度加大 规模5年增12倍
从一家油脂化工民营企业,到赴印尼设立境外农工贸经济合作区,种植棕榈树、橡胶树,加工产品直销国际市场,或供国内公司作生产原料,不久前合作区成为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这一发展轨迹,成为我省“十二五”期间国际资本合作的缩影。
从单向的利用外资、引进国外项目,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投资并重,“十二五”期间,我省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层次得到新的提升。
利用外资,始终是我省开放型经济的重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1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89.8亿美元,“十二五”期间新批外资企业数和利用外资规模更登上新台阶。截至去年底,全省实际外资规模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外资企业对江苏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江苏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超过六成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七成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和三成以上就业岗位,加快全省国际化、现代化进程。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着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功能,推进外资管理体制改革,改善事中事后管理和服务。第二产业实际外资占比从2000年的90.1%下降到去年的54.4%,今年1-9月进一步下降为51.7%;第三产业实际外资占比从2000年的9%上升到去年43.5%,今年前9月又提升了2.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受外资青睐,1-9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1.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金融租赁、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
与“十二五”期间受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影响,外贸等多个经济指标增长压力山大不同,江苏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最近几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领域一个鲜明亮点,走出去投资项目数、投资规模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对外投资规模5年增长12倍。
去年,全省中方协议投资额72.2亿美元,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合计投资额占全省同期总额的78.8%,首次出现2家对外投资超10亿美元企业和1个超10亿美元大项目,全省对外投资项目平均规模达1033万美元,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2010-2014年,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增长34.9%。
不仅走出去,还要走得稳、走得好。“十二五”期间,我省投资境外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东方工业园、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成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西港特区已成中柬合作典范项目。除双马化工东加里曼丹岛农工贸经济合作区外,海企坦桑尼亚现代农业产业园、汇鸿尼日利亚工业园区、徐州工程机械巴西工业园等省级产业集聚区也日趋完善。(邵生余)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