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应用BIM技术 徐州市审计局开启工程审计信息化时代

04.11.2015  19:52

  为克服传统工程审计的不足,今年以来,徐州市审计局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在工程审计的应用,与江苏博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引入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是一种组合性新技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及审计部门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并在投资控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工程审计工作的特点,该局重点将BIM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六个方面。一是全过程实时监督管理。BIM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监督模式,实现了工程数据的共享、公开与透明。所有审计组成员无需到工地现场,就可以通过软件实时了解最新的工程情况,包括工程进度、资金支付、工程签证,现场跟踪人员上传的现场图片,发现的审计问题等。既方便了现场审计人员的现场操作又方便了领导层及时准确的做出决策。二是精确算量。在拿到施工图后,迅速建模、智能查错、强大报表,能快速地分解构件,并直观、准确的显示构件的外观、参数等。三是确定重点投资控制对象。利用BIM软件查找投标不平衡报价,确定控制重点,在建筑模型相应部位进行标识,重点关注其变化。四是快速精确审核进度款。基于BIM软件建立的4D模型(3D实体、1D时间),可直接根据形象进度在BIM模型中框图即可完成进度款的汇总,对施工单位申报的进度款做到心中有数,快速完成审核,避免超付,堵住成本漏洞。五是排除设计图纸中的错误。通过建立模型,能够及时发现设计图纸的缺陷,同时,利用BIM系统的碰撞功能对各专业设计的成果进行合并,可以在短时间内自动查找出专业之间的冲突点。事前发现设计错误可以减少施工中的变更,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六是变更签证的管理。将设计变更和签证资料与建筑模型及时关联,规避费用计算过程中少扣、漏算的风险。 
  该局将BIM技术运用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振兴路站的跟踪审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将投标综合单价和预算综合单价载入模型,自动查找不平衡报价,系统做出标识,便于过程中把握造价控制重点。如查出150mm厚C25喷射混凝土的投标综合单价高于预算综合单价的27.53%;车站附属结构围护部分,“100mm厚C25喷射混凝土”的投标综合单价高于预算综合单价的97.75%。二是以审计部门为主导建立模型,参建各方共同确认,以同一模型进行清单工程量的核算和工程进度款支付的计量,提高计量精准度,缩短核对周期,减少核对争议。三是将现场查验照片、记录数据、会议纪要等资料的相关内容与模型对应部位关联,在模型中储存施工事件信息和相应费用,在计量支付时实时提醒,避免少扣漏算。(赵慧慧、王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