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承受较大压力 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趋好

08.05.2015  12:13
    “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短期内仍然面临较大困难,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消费的稳定增长为工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投资需求持续收缩和外贸形势低迷,使工业运行承受较大压力。考虑到3月份受春节假期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增速过低,预计4月份工业增速将有较明显回升,进而二季度工业增长将比一季度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依据当前工业运行形势,结合研究机构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各种影响因素及经验分析综合判断,预计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左右,二季度增长7.1%左右,上半年增长6.8%左右。

        一、增速回落工业运行承压大
  工业增速回落明显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3月份仅增长5.6%,比1~2月回落1.2个百分点。3月增速回落较大,主要受今年春节假期过晚,市场需求和复工总体后移所致。
  从工业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和6.7%,增速比1~2月回落2.8个和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1%,比1~2月回落5.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长依然低迷,而受信息消费、高铁建设和全球航运业设备更新拉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继续加快。
  从效益数据看,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543.2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2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3月份,受投资收益由降转升、石油加工等行业盈利好转等因素影响,利润降幅有所收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4%,降幅比1~2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比1~2月回落0.9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继续下滑
  3月份,工业投资增速仍在继续下滑,采矿业投资动力不足,制造业投资缓慢回落,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较高。1~3月,工业累计投资30889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1~2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38亿元,下降4.1%,降幅扩大1.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26038亿元,增长10.4%,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413亿元,增长21.4%,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投资增幅回落较大的行业集中在重化工领域,包括石化、化工、金属冶炼、橡胶塑料制品、通用、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投资增幅较高的行业多集中在消费品领域,食品、服装、鞋帽、工体文娱用品、家具、电子等大类行业投资增幅都保持在15%以上。
  产品出口回落较大
  一季度,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628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同比仅增长0.9%,增速较1~2月回落3.3个百分点。原材料行业、轻工、纺织行业出口同比均有下降,而机械、电子出口略有增长。
  从海关数据看,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机电产品出口额3月份仅为895亿美元,同比下降8.4%,出口额在非春节月份回落到2011年的水平。纺织服装等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8.4%。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8.9%,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额同比增长98.5%,远高于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3月出口降幅较大也与今年春节日期靠后有较大关系。
  产品价格降幅有所收窄
  3月份,继续快速下滑的工业品价格跌势有所趋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减缓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分产品类型看,生产资料类产品价格降幅收窄明显,3月份生产资料环比下降0.1%,比上月减缓0.9个百分点,为近半年来最小降幅。其中,采掘业环比仅下降0.3%,而原材料类环比上升0.4%;而生活资料总体价格走势保持稳定。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看,3月份工业生产者采购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7%,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其中燃料动力类产品价格环比由前两月大幅下降转为略有回升,化工原料和有色金属类环比降幅也有明显收窄。
  综合分析,3月份价格回升,与国际油价回升有较大关系,以及与企业开工、需求回升也有一定影响。
        二、融资环境宽松 消费与投资增长趋好
  社会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虽然名义增长较去年有所放缓,但从实际增速看,仍处在去年平均水平。社会消费的平稳增长为工业生产保持一定增速提供稳定的支撑。
  从行业数据也能看出,在出口低迷、投资收缩的情况下,消费品类行业生产、效益仍保持了较平稳增长,各种促民生促消费政策的作用正在显现。目前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体下行的情况下,网络销售模式的蓬勃发展节省了巨大的交易成本,也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在社会收入水平稳定增长的形势下,消费是维持工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
  水利工程建设助推财政投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的57个项目要加快建设,今年再开工27个项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国内的水利工程投资速度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去年我国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资达到将近400多亿元,而今年则将达到700多亿元。
  按照此前公布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除了今年开工的27项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大水利工程将在“十三五”期间陆续开工。政策与资金的持续扶持,使得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非常活跃,因此预计未来水利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社会融资环境更为宽松
  在去年11月央行全面降息之后,今年3月再度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存款基准利率。4月份又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预计将释放至少1.2万亿元资金,加上乘数效应,释放资金额巨大。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为目前资金紧张的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流动性,投融资成本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势必带动社会需求和产业投资的增长。目前,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依然较大,可满足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需要。
  民间资本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等领域政策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不断提升。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比上年全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达到65%,对全国投资走势的影响不断加强。同时,得益于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今年一季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简政放权的推动下,全国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272万户,同比增长14.3%,其中新登记企业84.4万户,同比增长38.4%。
  新的增长点加快培育
  一季度,网上的零售额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均增长50%以上,快递业务量增长46.8%,内需增长平稳,市场活力增强,结构调整逐步到位。此外,城镇新增就业320万,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总体比较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增长动力的转换尚属平稳,稳增长与调结构基本协调。
        三、增长动力转换未成形四因素不利于工业增长
  地产和制造业投资需求收缩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8.5%,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4.8个和8.3个百分点,制造业过剩产能调整和房地产库存调整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的主要因素。
  制造业投资下降主要来自产能过剩行业,但过剩产能收缩需要较长的周期,虽然新兴产业、新兴产品投资增速较高,但总体占比依然较低,无法快速拉动制造业投资回升。而房地产投资下行来自社会存量库存压力,虽然稳定楼市发展政策已开始逐步出台,但市场观望情绪较浓,近期股市繁荣也挤占了部分楼市需求,加之目前房地产企业资金面也比较紧张,短期内房地产投资下滑局面依然较难改观。
  总体看,短期内社会投资需求仍有一定回落空间,对工业增长拉动作用将会继续减弱。
  通缩与债务风险凸显
  首先,通缩风险加大。PPI长期处于连续的负增长,且新增拉涨动力不足,走低趋势短期仍将持续。同时,GDP平减指数大幅回落,一季度GDP平减指数为-1.1%,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较上年大幅降低1.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平减指数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为负,由2011年的7%降至2014年的-1.5%,今年一季度更仅-4.2%。
  其次,2015年地方债务进入集中偿付期,到期需偿还债务达到18578亿元,而1万亿元的债务置换额度占2015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到期债务的53.8%。同时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和经济下行影响,地方政府收入难以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加大。
  外需增长依然低迷
  从国际市场看,目前世界经济依然延续着低速增长态势。虽然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总体较好,但月度波动反复较大。而欧洲、日本两大经济体增长依然低迷,新兴经济体增长总体也呈放缓趋势,世界经济总体尚未出现较明确的回升迹象。
  从比较优势看,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快速上升,极大地削弱了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工贸易已出现外移迹象,一季度加工贸易出口额同比下降5.9%,出现明显收缩趋势。近期出台的一带一路战略和粤闽津自贸区建设长期看有利扩大外需增长,但实施需要一定周期,短期内对外需拉动难以显现。
  增长动力转换尚未成形
  我国短期内将处于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减速换挡期,同时在寻求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由于新的产业发展虽然增速明显,但比重较小,因此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还需时日。从区域看,2011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中,东部地区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部分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而自身新的增长点培育尚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
        四、面临困难较大 4月份增速或明显回升
  根据上述对国内外环境的分析,以及近期工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分析,由多个研究机构利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历史月度统计时间序列,建立多种预测模型,并考虑各种外生因素和工业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我们的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做出预测分析如下: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6.7%,二季度工业增速为6.5%,上半年增速为6.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工经所的模型预测结果显示,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6.5%,二季度工业增速为6.2%。
  工信部信息中心模型预测显示,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7.2%,二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模型预测显示,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二季度增速为6.5%。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电子一所)结合ARMA模型和ADL模型进行预测,对工业增速的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预计4月份工业生产增速为5.9%,二季度为6.7%。
  工信部电子五所模型预测显示,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2%,二季度增速为6.4%。
  综合各研究机构的预测结果,我们得到共识预测结果为: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5%,二季度工业增长速度为6.8%。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短期内仍然面临较大困难,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消费的稳定增长为工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投资需求持续收缩和外贸形势低迷使工业运行承受较大压力。考虑到3月份受春节假期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增速过低,预计4月份工业增速将有较明显回升,进而二季度工业增长将比一季度有一定程度的回升。根据工业实际情况和经验判断,我们将共识预测结果调整为:预计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7.0%,二季度增长7.1%,上半年增长速度为6.8%。
        五、瞄准中高端 加快培育新增长点
  推动工业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制造业水平迈向中高端是近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受到资源、环境双重约束走到尽头,也无法解决增长效率不断下降的难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好破解民生难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促使工业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谋出路。
  一是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重化工业,提高环保、能耗和技术等准入标准,强化研发设计能力,培育发展代表更高发展水平的新兴产业。
  二是靠改革添动力、靠创新激活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降税减费,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
  三是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用好外资、外力和外脑。通过推进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等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借助外部先进的技术、经验、理念,辅助打通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通道,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财金政策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选择适当时机再适度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向市场释放稳增长信号,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在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同时,抓紧制定出台地方专项债实施办法,使地方政府能够尽快开展专项债操作工作。
  三是对经济下滑幅度较大的地区和行业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如加大对东北、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等。
  四是适度放宽债务负担较轻地区发放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的限制,或者通过开行贷款给予更多融资支持。
  切实减轻实体经济困难
  一是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除进一步下调利率外,还需破除中小微企业“逢贷必保”的现状,落实小微企业“先贷后还”政策,适度提高对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提高抵押打折比例,清理中间环节,减少过桥费等中间成本,降低贷款综合成本。
  二是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允许企业“闪电配售”,缩短融资周期,降低融资难度,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力度,指导和支持地方创新债务品种,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继续加快培育新增长点
  一是联手运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基础上,扩大基金规模、统筹基金使用、选准培育方向,进一步放大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
  二是大力推动进口替代行业发展。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这些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议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推动进口替代行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是加大对企业技改支持力度。进一步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和设备采购力度,加快完善现行固定资产投资加速折旧政策,通过贷款贴息、抵免税收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监测预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