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齐抓共管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岛城实践”
“黄队长,你家后河边再整理一下”“施老师家里,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去处理”……10月30日,记者来到扬中市八桥镇红旗村第三党群连心驿站,党员、村民组长、妇女代表正围坐一圈议事。“党群互联互通总能协商出办法。”驿站站长黄美良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扬中大胆探索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岛城实践”。至今,扬中已连续16年被命名为“平安县(市、区)”,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法治满意度连续多年达到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建强农村党小组,大小事“一竿子”到底
今年8月,油坊镇鸣凤村鸣凤片区党小组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会上大家集思广益,确定党员带头、发动群众整治的计划。“埭后整体建设驳石坝,既能整治埭上环境,又能打造旅游亮点,但难题是需要周边20多户村民出工又出钱。”党员朱春娣的话音刚落,党小组长陈耀才就主动接过担子,挨家挨户做工作。10月底,灰白色的驳石坝顺利完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党小组织密社会治理网格的缩影。今年5月,扬中市委将“建强农村党小组,打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通过“建撤调并”在74个村(社区)建设813个党小组,有效形成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群众行动的良好局面。“5到15人的党小组,每个党员联系几户群众便能覆盖一个片区。”扬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昌松介绍,他们开设党小组长专题培训班,强化党小组实体功能,赋予党小组引导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帮困、乡风文明等职能,大事小事“一竿子”到底。
磨好“绣花针”,绣出网格新画卷
在三茅街道江洲路社区友谊路109号楼门卫室,桌上一张写着“人口普查请到这里”的通知吸引了记者目光。普查员不是都上门登记的么?带着疑惑,记者找到了写通知的人——60岁的一级网格员郭洪生。
“10月9日,社区召集网格长、网格员开会,告知我们市政府将协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我们配合普查员,同时也给我们进行培训。”郭洪生说,楼上楼下42户居民熟悉自己,可对普查员不熟。为了不让普查员吃闭门羹,他挨家挨户宣传,并和大家约定,10月12日晚上到门卫室配合普查员张邺丹开展摸底工作。“混了个脸熟,11月正式普查登记时大爷大妈都能配合。”张邺丹笑着说。
安排新工作需培训,是扬中市“网格标准化”一大特点。“网格员承担过多社会治理任务,典型的‘小马拉大车’。”扬中市政法委副书记戴振东告诉记者,从2018年起,他们启动“全要素网格”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工作,通过网格化治理这根“绣花针”,“绣”出区域基层治理的新画卷。
哪些事需要网格员承担?哪些事超出网格员职责范畴?扬中市政法委邀请各部门、乡镇给出清单,同时召集网格员代表进行查验,最终形成9大类81项工作的基础性清单。清单新增了内容,就向扬中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对网格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三社联动”,精耕细作“样板田”
在常住人口仅34.4万人的扬中市,无论是养老助残还是社区治理,366家社会组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扬中市海川社会工作中心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全市首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该中心承接社区健康普法、垃圾分类宣传和困境儿童走访等服务。
三茅街道新联社区今年被确定为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但受限于社区人手不足,分类垃圾桶大多成了摆设。新联社区党委书记季成辰找到了海川社会工作中心负责人张磊。“青少年垃圾分类意愿最强烈,当时正值暑期,我们邀请城管局工作人员带孩子开展暑期实践。”张磊说,小游戏、知识讲座、参观垃圾分类示范点,一系列活动强化了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少孩子主动要求做志愿者,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组织为依托、社工人才为支撑,扬中积极探索“三社联动”机制建设。江洲路社区先后培育网友义工团、牵手公益俱乐部、爱心商家联盟,实施“阳光驿站”“放飞梦想”“睦邻惠”等特色公益项目,新扬社区联手绿岛传统文化服务社,启动“睦邻湾的书声”公益活动。“2014年起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开展等级评估,3A及以上等级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同时举办了5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共投入130万元。”扬中市民政局副局长祝志平说,该市社会组织常态化管理和长效化运作成效在镇江位居首位。
“党组织当好先锋,人民群众当好主人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这就是扬中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三大主力’。”扬中市委书记、市长张德军表示,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巩固“三大主力”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思维、问题思维和目标思维,横向到底,纵向到边,补齐短板,贡献社会治理的“扬中样板”。(董超标 钱飞 孙薇)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