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得好,才能服务得好 ——宿迁市气象为农服务侧记

24.10.2015  19:04

  京杭大运河从北向南流淌,经过一处由西北转向东南,状若弯弓,蜿蜒而过。而在弓字背上,就是江苏省宿迁市,大运河在这个城市划过一条温柔的弧线。
  这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倚骆马湖,南临洪泽湖,水系十分发达,相应地农业规模较大。201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重达42.6%,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2.8亿元,气象为农服务备受政府重视,气象与农业部门密切合作也成为常态。
   小“阵地”起到大作用
  “丘台长,我想请您帮忙查一下,自5月份到9月份的每天气温、降雨和光照三个数据,我们需要作产量形势分析用,谢谢!!”9月6日,江苏省宿迁市农业委员会农业处处长毕彦辉在宿迁市为农服务专家联盟QQ群里问道。很快,宿迁市气象台台长丘文先在群里发了个“OK”的手势。
  在这个拥有40个用户的QQ群里,对话相当活跃。里面的成员主要有农委、农技站、防汛办以及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这个QQ群也成为气象为农服务专家们一起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分享资料的“阵地”。
  “我们每天就像盯着雷达回波图一样盯着这个QQ群,以及微信微博互动平台等。”宿迁市气象台值班预报员赵燕华笑着说道。虽然每天有很多业务上的工作,但是这个群里面的信息对赵燕华来说非常重要,也成为她加强为农服务的一个渠道。
  “明天我们对全市水稻,玉米组织观摩交流,诚邀农业气象专家能参加我们的活动,并能对今后几个月的气候情况给予分析。”市农委张洪树说。诸如此类的线上无缝隙合作交流,则是宿迁气象与农业部门联手、共同努力打造为农服务背后的一个镜头。
   密切合作才能精细化服务
  在宿迁市气象服务中心工作平台上,记者看到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发送的服务短信种类划分为猪、羊、牛、禽、果、菜、豆等17个类别,工作库里现有的短信内容上千条,如“水稻已进入灌浆结实期,喷1至2次叶面肥,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细喷雾……”“在肉鸡配合饲料中添加8%的沙子是肉鸡增重的最佳比例”“大棚番茄在秋季易发青枯病,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浇根防治……”
  宿迁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文清正在准备发送今天的气象为农服务短信。他告诉记者,如此精细化的服务数据库是市气象局与市农委联合建立的,包括全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这些精细化的服务对象则是根据农委划分而定的,主要有园艺(包括蔬菜大棚、花卉种植等)、粮食作物、渔业、畜牧业四大类。
  “我们将气象台发布的预报加工后,发给农户,内容不仅包括天气预报,而且针对不同分类的用户,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有针对性的农事建议,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也不断推进为农服务向纵深发展。”王文清说。
  除此之外,农业部门还将气象信息融入“12316惠农短信”和“农业一点通”平台,进一步拓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渠道。如今,沭阳县的花木生产、泗洪县的水产养殖、泗阳县的林间食用菌种植、宿豫、宿城区的大棚蔬菜种植等特色农业,都有着精细化服务的身影。
   促进为农服务转型升级
  9月16日,记者跟随着宿迁市农业气象专家,来到泗洪县石集乡泗洪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里种植着享誉全国的“泗洪大米”。
  “县政府和江苏省农科院联合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开展农业研发、作物组培的工作,对气象条件要求很高。”泗洪县气象局工会主席王国华介绍说。不远处还有一个育秧大棚,外面高高竖起一个小型自动气象站,旁边还矗立着一块约6平方米的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上面正滚动播放着当日天气预报和农事建议。
  据王国华介绍,为了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气象部门在此建立起多要素自动气象站,与农业部门联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体系,从而形成“一地一品、一域一特”的农业产业发展集群,促进气象为农服务转型升级。
  石集乡气象信息员刘兵兵对于近年来的气象为农服务颇为满意。“我们不仅每天能够收到免费的气象为农服务短信,乡里经常有市农委和市气象局的专家来地里给我们指导农业生产。”
  诸如此类的气象服务在全市层面普遍铺开。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节,市气象局会联合农委定期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在各县区农业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气象部门还布设电子显示屏,加大为农服务的覆盖面。在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中,宿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提高现代农业气象保障水平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并发文强调加强气象信息员管理工作;市气象局与市农委联合发布《2015年为农服务工作要点》,全面细化今年的工作重点和合作内容。
  “气象部门要做好为农服务,离不开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宿迁市气象局局长葛余同感慨道。双方的深入合作将有效促进宿迁气象为农服务的融入式发展,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