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慰乡愁两岸大不同 乡村游,该向台湾学些什么
新华报业网讯 “春天人多得不行,冬天人少得可怜,要是城里人稳当住下来,生意就不会热一阵冷一阵了。”高淳慢城大山村居民无奈地说。像大山村这样,眼下各地乡村旅游正迎来淡季。
“乡村游的发展方向,是民宿游。”南航大理学院副教授林玮说,“这样,游人可以深度体验田园生活,旅游附加值高,还不会有太明显的季节差。”台湾是全球民宿游发展最成熟的地区,林玮曾专门作了考察。
内涵:乡村游<民宿游
“我们过去把乡村游等同于民宿游,这是一个误区,两者的内涵和价值完全不同。”林玮介绍说,眼下的乡村游就是吃个饭、掼个蛋、钓钓鱼,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民宿游结合人文、自然、生态资源和农林渔牧活动,提供乡野生活的住宿场所,是一种深度体验、一种慢生活。
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春林认为,如今乡村游越来越呈现千村一面、一哄而上的特点,农家餐大同小异,并不便宜,村容村貌风格雷同。偶有创新,也是局限于环境的改造、体验项目的增加等,跳不出“在农家”的范畴,属于乡村旅游的初级阶段。这样一来二去,游人就失去新鲜感了。
真正的乡村旅游,还是要“住农家”,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改变农家餐“一锤子买卖”的粗放经营。林玮说,上世纪90年代,台湾农业在加入世贸的冲击下,由耕作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变,一开始也是观光为主,后来发展为各具特色的民宿,有异国风情、怀旧主题的,有田园乡村、家庭主题的,甚至还有原住民、人文艺术主题。“每个房间的装饰风格也不一样,钥匙没有房间号,也不会走错门。”林玮介绍亲身体验,在台湾,市民不是为了游乡村住民宿,而是为了体验民宿游乡村。如今,台湾民宿一枝独秀,已发展到一万多客房、每年千万人次消费。
感受:农家居住≠田园生活
乡村已经成为都市人返乡的“寻梦入口”。我省苏南、南京是文人墨客眼里的“诗画江南”,农村环境整治变化很大,游人为什么还不愿“住下来”呢。
“虽然卫生改善,但整体看农家旅馆条件简陋,尤其欠缺人文关怀和主客交流,让人感觉冷冰冰的。”周春林认为,原真的农家生活不等于理想的田园生活,过惯城市生活的都市人其实是个矛盾体:希望返璞归真,又担心乡村生活环境简陋;追求简朴,又不能容忍陈旧。所以,乡村风貌再田园,但如果居住“下里巴人”,是留不住人的。
所以发展民宿游,一定要注重食宿条件和情感沟通,让游人有“家”的感觉。林玮介绍,台湾民宿的成功,可以归集于“床、主人、家”的多元素整合:每个房间都很温馨,甚至融入主人的艺术喜好,一幅画、一件古董、一瓶插画……把自己的私房空间完全呈现。餐饮是当地新鲜食材,但厨师可不是“大妈级”的,大多经过专业培训,甚至请来宾馆的大厨。客人通过网上订房,主人早早地迎出去,甚至开车去接,安顿下来一起吃饭,吃完饭大人聊天,讲述家族故事,孩子做游戏、放孔明灯——这样的参与互动,你还想走吗?
“总之一句话,让客人住下来,就要让他宾至如归!不能像我们这样,交钱住宿、人情两讫。”周春林说,城里人来乡下,不只与自然对话,还要与人交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与坦陈。
提升:亲情特色>硬件设施
“民宿要想留住人,特色很重要。”江宁区农工委负责人介绍,虽然眼下乡村游偏冷,但汤山街道“汤家家”却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从周五到周日,10多家民宿、60多个客房全部爆满,要提前一周预定。为啥?温泉旅馆和民国建筑留住了都市客!街道不仅把民宿装饰成砖红色彩的民国风格,还为每家每户引来了滚热的温泉水。
苏皖边界的石塘人家不但盖了乡村酒店、主题客栈、青年旅馆,还办起了农家乐旅行合作社和南京首家村级地接旅行社,通过网络、展览、旅游杂志推介当地民宿,招揽客人。当地的飞越彩虹旅行社负责人李飞介绍,即便是冬季,村里数十家民宿也有六七成的入住率。
“民宿游是乡村游的‘升级版’和‘高级形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李飞认为,南京和江宁的农村大环境很好,但民宿从硬件到软件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亲情服务方面,提升空间很大,接下来他们将就民宿的个性装饰、菜单设计、服务礼仪、客房管理等对农民进行指导,提供管家式服务,让“都市人来了就不想走,来了还想再来”。
本报记者顾巍钟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