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不同步会引发心衰再同步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22.02.2016  08:30

  邹建刚: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委员,心衰器械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业特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包括CRT即三腔起搏器植入治疗慢性心衰、射频消融术。研究方向:心脏性猝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慢性心衰同步化治疗的优化研究。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两条腿不同步,走路会一瘸一拐,如果心脏左右心室不同步,同样会使得心脏跳动“一瘸一拐”,使得心脏功能大受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邹建刚教授指出,通过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把“步伐”不一致的两个心室回归正常,从而大大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心跳不同步老人出现心衰

  10年前,王奶奶在一次农活后胸部出现不适、气喘、头晕心慌,后来腿部逐渐浮肿,最终蔓延全身,睡觉都睡不好,夜间要反复坐起,在多家医院多个科室接受治疗后,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

  一经检查,结果完全出乎家人的意料,王奶奶的“浮肿症”居然是因为心脏出现了问题。体检的结果显示:王奶奶患了慢性心力衰竭。心血管内科专家在经过仔细查看病历资料,特别是心电图和超声检查报告后发现:王奶奶的心力衰竭病史已经长达5年了,一般的药物治疗很难有效控制,那时,刚从美国深造回来的邹建刚主任医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能不能将他在美国学到的CRT技术用到王奶奶身上,或许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邹建刚将自己大胆创新的想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后,立即进入了手术的准备阶段。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术中控制,王奶奶成功地完成了CRT手术,安置了心脏起搏“小助手”。此后在“小助手”守护的10年里,王奶奶再也没有出现过心慌、气喘和全身浮肿的症状,能够每天睡好踏实觉了,而且能够轻松地做家务了。

  据邹建刚介绍,CRT技术全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是近十余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最大进展之一。有相当一部分慢性心衰患者最显著的表现在于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电的传导和收缩不协调,简单地说,就好比人在走路的时候,左右腿不协调,出现了“一瘸一拐”的现象,同样心脏不协调的后果会引起心脏泵血能力的下降,即出现心慌、气短、浮肿等现象。CRT手术就是通过在病变的心脏部位安装起搏器,使得病变的心室跳动节奏能够恢复到正常,协调运作,避免心脏“一瘸一拐”,使心脏功能得以恢复。

  远程监测心脏有状况医生先知道

  来自浦口的退休老师陈老师(化名)同样是一位心衰安装了起搏器的患者,他安装的起搏器则带有远程发送监测功能,正因为如此,才及时发现了他心脏出血的问题。据邹建刚介绍,带有远程发送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每当患者夜间休息时,会把患者24小时的心脏起搏状态发送到厂家的信息中心,虽然信息中心在遥远的欧美,但当地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后,会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通知到当时装起搏器的医生,让他们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跟踪。

  当信息中心监测到陈老师的起搏器只起到80%作用并将这信息反馈给邹建刚时,陈老师正好也出现了气喘比较厉害的症状,“正常情况下,安装起搏器后,应该是100%靠起搏器工作,起搏比例降低,说明心功能又减弱了。”邹建刚说,根据陈老师的信息监测情况,显示他是由于频发室性早搏干扰到了有效起搏,这是因为他心功能改善后,生活上没有以前注意了,而且,还自己停了一种药。经历这次事件后,陈老师再也不敢随便停药了。“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装了起搏器后最好还是要配合药物治疗。”邹建刚强调。

  随着技术的发展,CRT治疗心衰已获得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邹建刚表示,采用CRT技术治疗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比单纯药物治疗降低51%,同时使心衰患者的住院率下降29%。另外CRT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技术手段——CRT-D技术,带有除颤功能的CRT-D技术还能准确地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并能在发病第一时间进行除颤治疗,就像精准导弹一样直击病变要害,防止心衰患者猝死的发生。

  安装了起搏器记得要定期检测换电池

  邹建刚介绍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心衰治疗已经不局限于以前的“先药物治疗,再手术治疗”的方式,无论是预后效果,还是5年存活率,有些患者更适合早期开展手术;另外,对植入普通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如出现上述王奶奶类似症状,也可从原来的普通起搏器升级到CRT,从中获益,保护心功能。

  邹建刚分析,之所以很多患者没有接受起搏器治疗,一方面是因为对起搏器不够了解,自然对它的作用将信将疑。现在,大量临床证据显示,三腔起搏器可有效治疗慢性心衰,最新一代的起搏器不但能进行远程监测,还不会受磁共振等检查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是与起搏器价格比较高、医保覆盖的比例不高有关。“临床上确实会遇到一些患者,知道起搏器治疗的价格后,默默回去了。”对于这样的患者,邹建刚也很无奈。

  另外,邹建刚提醒,即便是安装了起搏器的患者,也并非一劳永逸,每半年要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测,以确保起搏器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起搏器的电池寿命在8-10年,我曾遇到一位患者,出现头昏、晕倒后才到医院,结果发现他的起搏器电已经全部消耗光了,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通讯员林安周宁人记者华琳月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