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微评】一桶牛奶,倒出最多的是落后

17.01.2015  03:28

  

          在经历了2013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奶粉反垄断之后,乳业好容易进入一个良性周期,可2015年刚到,奶农又倒下了。乳业发展三十年,养牛、杀牛,再养牛、再杀牛——倒霉的牛。

  倒奶虽非年年有,但我们对之并不陌生。然而与历年不同的是,今年不仅仅是国内部分地区出现了鲜奶过剩问题,而是几乎半个地球的牛奶都过剩了。

  梳理资料不难发现,过去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在增加乳制品的产量:自2013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以畜牧业著称的国家瞄准新兴市场,继续扩大产能;北美、欧洲甚至印度等国也都通过增加出口供应,抢夺国际乳业市场话语权;同时期,中国国内也频频出现大型乳企组建“国家队”,布局自有奶源基地等动作,各级政府、金融机构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支持。

  于是乎,“奶荒”成为曾经,“过剩”再次袭来。但对于采购方乳企来说,这绝不是件坏事。国内国外两个供应来源的过剩,给了乳企“挑肥拣瘦”的空间。

  有数据显示,从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新西兰进口奶粉价格从42000元/吨“腰斩”到21000元/吨,还原成牛奶后的成本约在2.2元至2.5元每公斤,远远低于目前国内3.5元到4.5元/公斤的原奶收购价。

  站在乳企的角度试想一下,正经进口货源,质量具有保证,价格居然还能比家门口的基地还便宜,几乎满足了现今主流乳制品最重要的竞争要素:质量、印象、价格。

  在这样的诱惑面前,乳企的选择显而易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我国乳品累计产量2433.2万吨同比下跌0.26%,而2014年我国进口鲜奶296321吨,同比增长55.9%。

  这一降一增,直观上显示“”产品在过去一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再深思一层,这两组数据也侧面印证了国内鲜奶在失去价格优势之后,遭遇外国奶源时竟如此不堪一击。

  为什么?

  直接导致倒奶事件发生的是乳企“拒收鲜奶”的行为,其背后是国际牛奶市场的供需失衡因素,而根本原因却还是因为我国奶农的散户经营、养殖技术、养殖环境都处于落后状态所致。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畜牧业奶业大国,奶业发展大多采取大牧场集中生产模式,实现高度专业化、自动化,出奶效率高、质量好,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也便于调整。再反观我国,曾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国内奶源70%以上来自散户饲养,存在效率低下、物流成本高、潜在污染源多、牧草资源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乳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然后遭遇曲折,再到目前逐步复苏的阶段来之不易。一场过剩风波又残酷的将中国乳业与世界畜牧强国之间的差距摆在了面前,高质还能低价。面对这样的行业困境,政府不应袖手旁观,首当其冲的是应积极协调乳企和奶农关系,鼓励企业做好生鲜乳收购工作,做好托底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

  事实证明政府也的确是这样做的,1月11日,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卖奶难”。截至今日,受此政策利好影响,江苏、河北等多地奶农暂时缓解眼前的危机。

  但,紧急下发的通知只能治标,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技术、经验,如何提高养殖技术,如何改善自然环境,如何保护好奶农的积极性,如何制定好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政策保护体系?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细致和具有前瞻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这些才是根结所在。

  杀牛倒奶,听闻起来是一件暴殄天物、令人心酸的举动,但细想一下,这实际是在乳业整体落后的困境中,奶农逃离行业最直接的套现手段了。(文/黄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