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春暖送来农业科技风
10.03.2016 10:04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5号,兵房居委会种菜大户施新又一次走进区农技站,在站上查询南方市场早春四季豆的市场行情,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着,以便及时联系客户,搞好销售。在该区像施新这样进机关搞“调研”的农民还有许多。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该区一部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行政指导,而是开始走出去了解农业信息,研究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据了解,农民们“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到农技站等涉农部门,了解有什么名特新优品种和高新实用技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二是到农贸市场、粮店、餐馆等消费场所,了解什么样的农产品好卖;三是到阅报栏、营销协会等场所,查询全国各地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市场信息,做到春耕心中有数。
种啥养啥有订单
“市场告诉我,今年种什么;政府告诉我,咋种挣钱多”。这是眼下流行在大豫农村的几句话。该区政府部门积极帮助农民预测市场、提供信息,使全区60%以上的农副产品未产先销,种啥养啥有订单。
该区区、村二级干部由催种催收的“指挥官”成为搭桥挂钩的“信息官”。全区着手完善了区信息中心和村信息网,在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农副产品营销窗口”。区管委会综合国际国内市场供求信息,制订了“优粮、调棉、强菜、兴渔”的调整思路,把主攻方向放在优质、高效、增收、含税上。将大宗农副产品一一上网向全国发布,派出700多人的外销队伍,到各地参加展销会、订货会,推销本区农副产品。目前,全区已同12个省市建立了购销关系,签订蔬菜合同1亿多公斤,花生、西瓜、水果、食用菌和其他经济作物18万多吨,全区60%以上的农副产品已经找到销路。
农民争抢科技官
春节过后,区农技站的9名干部便被抢到了农户的反季节西瓜大棚里做技术指导,这9名科技官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香饽饽”。
近年来,该区构筑起了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培训教育网络,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举办蔬菜生产、发展大棚西瓜、果木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并请江苏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作指导,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同时建立科技示范园,精心培植1000多个科技示范户,定期组织群众到示范点进行实际操作,形成了“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格局。科技示范户成为科技二传手,使农民种有了靠山,不再为技术而发愁,争“抢”科技官已成为该区农民的习惯。据统计,去年以来,科技官共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100多项,帮助一万多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土地吃上配套餐
眼下,在该区农村,到处都能看到农民们开着农用车和用板车往田里送农家肥。徐征村种植大户施建新承包的250亩责任田今年全部用上了农家肥,并从镇上买回了黄豆、小麦专用肥。施建新说:“土地也要讲营养,不能光使氮、磷、钾,我这250亩地全部由农技人员进行了土壤化验分析,哪块地里缺啥肥就施啥肥,可不能白扔钱了。”
该区农技站派出技术员对10万亩耕地进行了化验分析,建立土地档案,根据不同地块的成分,给农民开处方,缺啥补啥,让土地吃上配套餐。县复合肥三厂及时调整结构,走出单一生产混合肥的路子,上马了新型复合肥项目,针对小麦、棉花、蔬菜等作物生产不同的化肥,满足农民的需要。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0.03.2016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