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细分市场广阔 民营机构数据为王

31.12.2015  17:17
  “1000亿,3000亿,5000亿,一万亿也不为过。”中诚信征信董事长孔令强此前曾公开表示,券商对征信市场千亿元的估值仅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征信的金融服务市场将容量无限。   数据为王   看似前途一片美好,但有消息人士指出,监管机构对征信牌照的发放比较慎重。   自从央行放开个人征信牌照后,已有企业信用评级机构、银行及小贷等信用数据服务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社交和电商巨头旗下设置的征信公司以及综合金融集团旗下的征信公司在相继开抢。首批牌照还没有正式下发,百度、京东金融、快钱、北京安融征信、拍拍贷等机构已经提交了材料,拟申请第二批个人征信牌照。   “最后不一定每家都能拿到。”一拟持牌机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相比央行征信中心,首批申请个人征信排牌照的公司并非复制一个央行的征信中心,而是基于其数据的独特性提供互补的信息和服务,但是大数据搜集、存储和处理能力并非所有申请公司均具备。   平安证券分析师指出,根据国际经验和征信行业的产业链分布,个人征信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在于数据来源的范围和准确性、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及是否具有多样性。但就当前行业环境而言,国内民营征信公司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征信机构包括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共150多家,征信行业年收入约20多亿元。我国征信机构主要分为: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20家左右;社会征信机构50余家,包括尚未取得征信牌照的8家个人征信企业。   “短期内民营征信与央行征信中心互联互通的几率不大。”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毛军华指出,民营征信机构大概率难以获得来自商业银行的信用信息,即使获得了,其能够提供的超出央行征信中心的增值产品和服务也不多。   相比政府主导的征信机构,多数民营征信机构的数据多来源于自有平台。目前,芝麻信用的合作企业超过30多家,包括神州租车、PP租车、酒店、婚恋网站、出国签证等各种生活场景,当用户的芝麻分达到一定数值,租车、住酒店时就可以不用再交押金,办理签证时也不用再办存款证明。腾讯讯征信则囊括了几乎所有中国网民的社交信息,其平台有8亿QQ用户,4000亿张QQ空间照片,以及腾讯安全积累的反欺诈黑名单数据库等。   市场广阔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流行,居民行为数据逐渐在互联网+上沉淀,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都将逐步实现数据化,个人征信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新兴场景的出现,扩大了个人征信的市场空间,同时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提升了个人征信的使用黏性。   毛华军认为,未来能够大批量获取独家价值数据的机构最有可能胜出,看好互联网+系的腾讯征信和芝麻信用,以及金融机构系的前海征信。   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CEO李萱介绍,做个人征信必须具备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必须具备存储大数据的能力。这对任何一家征信企业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国内所说的大数据征信,其实是专指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如芝麻信用,积累了大量的阿里巴巴平台数据,包括消费记录、支付数据、水电煤缴费数据、信用卡还款数据等。   而且,民营个人征信公司还积极寻找合作伙伴,除了与公安合作,还与银行展开合作。如北京银行和芝麻信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芝麻信用首家合作银行,双方将开展信用信息查询和应用、产品研发、商业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合作。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宣布与腾讯征信展开合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全面分析客户消费行为和诚信记录,为其“互联网++”战略提供支持。   不过,在与央行征信中心的关系上,民营征信多为配角。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表示,要以开放的心态做开放的平台,以大数据征信做央行征信的补充。   “没有谁能够仅凭自己的力量可以服务好消费者,特别是在征信这个行业。”一位征信行业管理人员认为,整个征信体系发达与完善的目标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信用待遇,这就意味着有些征信机构会覆盖更多的人群,也有一些小机构单去满足一些特定人群的需求。也就是说,征信产业需要不同细分的持牌征信机构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