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当先、办案用情 探寻和谐宜兴的“信访密码”
民生当先、工作求实、办案用情——
新华报业网讯 “改革半年,出租车乘客投诉率大幅下降,司机对公司的归属感明显增强。”近日,向记者介绍该市出租车行业最新状况时,宜兴市交通局局长黄伟相当舒心。一度矛盾较多的宜兴出租车行业,如何从重大不稳定因素变成社会和谐运行的一部分?当地党政官员的答案是:信访给力。
稳定出租车行业,只是宜兴信访取得的成果之一。10月下旬,记者实地探寻和谐宜兴背后的“信访密码”。
民生当先:获得感强了不稳定就少了
江南小城宜兴,道路洁净、商铺热闹,秀美的团氿景区向市民敞开胸怀。
抓民生就是抓信访!该市通过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从源头减少不稳定因素。连续两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以上,完成35项惠民实事工程。以群众关心的“住”为例,该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数、竣工数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在敏感的拆迁问题上,该市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志军说:“安置的都是大产权房,可立即进入二级市场,位置适中、质量过硬,这样的拆迁,老百姓还有什么不满意呢?”的确,在多地因拆迁而产生群体性信访的同时,宜兴的拆迁安置风平浪静,零星信访都是10年前的遗留问题。
抓民生,自然要听民意。2010年起,该市逐步推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在政策出台或项目实施前,由牵头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民意,评估风险等级。高风险的否决,中、低风险的,相关部门对预警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化解,做好应急预案,力争政策、项目平稳出台、顺利推进。
市信访局局长蒋国成介绍,前两年,某企业打算在湖滏镇建设蓄能电站,因选址位于景区,会破坏自然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稳评”亮出高风险,宜兴拒绝了这个80亿元的大项目。出租车行业改革,“稳评”结论是中风险,但改革又势在必行。相关部门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屡次调整方案,最终的改革办法在实施过程中未激发大的社会矛盾。实践证明,充分尊重民意的“稳评”,有效防止了“政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
工作求实:制度保障与方法创新叠加
宜兴干部爱把信访比喻成“易碎品”,常说“信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呵护这个“易碎品”,宜兴出台系列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因此,多数信访问题及时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化解,减少了矛盾激化上行。
去年,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紫外线消毒灯超时照射,部分学生皮肤、眼睛受伤。因赔偿争议,50多名学生家长到市政府集访。联合接访、信息研判、重大信息预警、协调会办和跟踪督查等机制迅速启动。后来大部分家长接受了调解,事态没有恶化。
领导公开接访制度,是宜兴信访一大亮点。市委书记王中苏一口气说出好几个自己接访的案例。家人遭遇不幸、哭着上访的妇女,把墙壁裂缝照片使劲往他脸上扔的老人,呼啦啦闯入接访室的一家人,给他写感谢信的上访者……他感慨不已:“领导干部一定要真心诚意接待群众,认真聆听群众反映诉求。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能使群众得到安慰,钝化矛盾。”
解决难题、积案,还要在法律前提下、制度框架内创新工作方法。劝业广场是当地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因租金问题800余经营户与业主矛盾不断。2010年底,业主涨租不成,打算停办市场,经营户则宣称要把货物堆到政府去,大规模上访一触即发。政府请第三方介入,与业主达成返租协议,并组织商铺租赁权公开拍卖。次年4月拍卖完成,劝业广场重新开业,至今没有大的租赁矛盾。回忆逼出来的办法,徐志军总结:“尊重市场规律,创新手段,处理过程公开公正,才解开了‘死结’。”
办案用情:
一封感谢信与一对忘年交
用真情办案,是宜兴干部做信访的一大特点。
10月23日,在宜兴市信访局,记者见到王中苏所说的感谢信及写信的市民戴夕英。信上,戴夕英感谢王书记的关心理解,感谢信访局解决了她的问题。副局长张新华还记得:“王书记接访日,她是板着脸进来的,说见不到书记就不走。”戴夕英也没忘:“王书记说话很中肯,劝我不要钻牛角尖。”
徐舍镇的丁福三,是知名“老访户”。81岁的老人性格硬朗。2002年,因高速公路建设征地补偿问题,他首次上访。“水不给我倒一杯,一个认识我的干部还躲起来。”老人很生气:“先把上访户定性为‘刁民’,就搞不好。”2007年乡镇合并后,镇信访办主任田贵旺开始做老人的工作。无数真诚沟通后,两人成了忘年交。老丁尊严得到满足,便不太追究原来的政策瑕疵,降低了诉求,于2011年息访。田贵旺还向记者揭秘:“老丁自己不访了,又帮别人访。给我写了5封信,都是别人的事。他信任,我就跑呗,5件事都解决了。”老人挺会总结:“好的信访,一是尊重上访人,二是能把政策说清楚。”
省信访局副局长史国君认为,宜兴连续3年摘得全省信访绩效考核“优秀”,与该市信访工作者真心对待群众诉求、真诚呵护群众利益紧密相关。只有对群众用真情,才能赢得群众信任、维护稳定大局。
本报记者徐冠英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