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强化精准扶贫 确保如期实现奔小康目标

20.05.2015  10:18

  5月15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开展“三解三促”驻点调研的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乡,主持召开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座谈会,听取渠北、刘老庄两个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他强调,今年是我省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收官之年,要咬定目标不动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的脱贫目标。

  自2012年以来我省启动实施新一轮脱贫奔小康工程,提出用4年时间全面完成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经济薄弱村全面基本实现新“八有”,重点片区面貌实现较大改变。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去年底全省农村411万低收入人口中已有296万实现脱贫,1533个经济薄弱村中已有1008个基本实现新“八有”目标,6个重点片区累计投入资金353.8亿元,规划实施的1269个帮扶项目已完成1181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经济薄弱地区全面小康建设。

  座谈会上,来自渠北、刘老庄两个重点片区的淮安市淮安区、淮阴区、淮安区宋集乡、淮阴区徐溜镇、淮安区季桥镇小岗村、淮阴区刘老庄乡刘老庄村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罗志军充分肯定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和重点片区帮扶取得的明显成效。他说,全省上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合力主攻全面小康“短板”,坚持党政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重点片区整体帮扶与到村到户帮扶相结合、外部帮扶与激活内生发展动力相结合,在实行“点穴式”精准扶贫、强化“五方挂钩”、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等方面创造了成功经验。

  罗志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特别是苏中、苏北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当中的重点是苏北,难点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我们反复强调全面小康不留尾巴,就是不能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掉队落伍,也就是总书记所说的“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要确保贫困地区人民同全省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也为东部省份走出一条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做出探索。对照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目前我省还剩余116万低收入人口和525个经济薄弱村没有脱贫。如期完成脱贫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发起最后的“冲刺”,全面打赢脱贫奔小康攻坚战。

  罗志军强调,要着力强化精准扶贫措施,把没有实现脱贫目标的村和户都找出来,摸清底数,分清类型,弄清原因,动员各方力量,充分集聚资源,增强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未脱贫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采取一户一策办法,实施“点穴式”精准扶贫;对未脱贫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由政府兜底,以户为单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实现同步脱贫;对未脱贫的省定经济薄弱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直接挂钩帮扶,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着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激活内生动力,从经济上、政策上给予更多帮助,夯实脱贫和发展基础。要充分激发经济薄弱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在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抓住互联网经济发展等机遇,释放群众创新创业潜力,让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要严格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县级党委政府作为扶贫开发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真正把脱贫奔小康工程抓在手上,督促乡村两级抓好落实,推动扶贫开发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村到户。对各项工作任务要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路径、时序进度等,采用“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等措施扎实推进,确保6月底前所有增收项目落地,片区基础设施项目12月底前建成达效。

  罗志军要求,要认真谋划“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他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扶贫工作后指出,“十三五”我省将进入重点解决相对贫困的阶段,扶贫工作要做到标准再提高、重点再聚焦、内涵再拓展、底线再织牢。标准再提高,就是要按照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实现“百姓富”的定位,合理确定相对贫困人口比例和扶贫标准,通过帮扶把“短板”进一步拉长补高。重点再聚焦,就是要继续聚焦苏北、聚焦集中连片地区,收拢五指、重拳出击,再用三到五年时间,确保整个贫困地区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内涵再拓展,就是要与时俱进审视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部署举措,不仅要解决低收入问题,还要实现生活质量、公共服务、文明程度、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改善和提升。底线再织牢,就是要按照总书记“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要求,及时有效解决返贫问题,加强社会救助,提高保障水平,确保扶贫开发的底线兜得住、成果过得硬。罗志军提出,谋划我省“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要着力加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科技支撑农业服务农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问题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力争率先探索出一条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